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4|回复: 0

奥运冠军进高校是一种双向奔赴

发表于 2023-4-10 16:33:4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奥运冠军进高校是一种双向奔赴

杭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官网近日发布的《杭州师范大学2023年春季公开招聘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公告》引发关注。其中体育学院教师招聘的一个教学科研岗,要求“获得过奥运冠军、世界冠军”,且学历放宽至本科学士及以上学位。

据杭州日报,杭州师范大学人事部门工作人员回应:“其实这种情况在我们这边挺常见的,周边很多学校都有。我们需要人才,体育老师不一定是搞科研的,专业技能也很重要。”

消息一出,就上了热搜。不少人认为把大学体育老师门槛设得这么高,是否过于大材小用,没必要如此人为制造“内卷”吧。

笔者认为,其实有点过度解读,理解得也都有些偏激狭隘。

杭州师范大学此次招聘,聚焦的是高层次人才,要求高一点无可厚非。三个体育老师教育科研岗,只有一个岗位要求里写了“奥运冠军、世界冠军”。不能说是学校在刻意提高体育老师门槛,顶多是学校对某一个岗位体育老师有这样的期许。

事实上,奥运冠军、世界冠军进大学当体育老师,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体操奥运冠军邓琳琳在安徽师范大学任教,女排奥运冠军林莉在福建工程学院任教,短道速滑世界冠军肖涵在东南大学任教,羽毛球奥运冠军李雪芮在重庆大学任教等,而杭州师范大学也已经有羽毛球世界冠军李玲蔚的加盟。

奥运冠军退役后,喜欢选择进入高校任职,一是工作稳定,二是从事的还是自己喜欢的体育事业,三则在于高校确实是一个可以让自己在体育行业继续深耕发展的好平台。

高校喜欢引入奥运冠军,也不能简单理解为要蹭冠军的知名度,更多的还是看重奥运冠军顶级的专业能力和素养。而且奥运冠军的存在,也会在校园发挥“榜样作用”,产生“虹吸效应”,带动激励更多大学生参与体育、热爱体育。尤其今年还是亚运之年,奥运冠军在高校可发挥的积极作用只会更大。

可以说,奥运冠军进高校,是“人尽其才、人岗适配”,也属于“双向奔赴”,产生的社会价值不容小觑。(默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