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3|回复: 0

暗访就该有暗访的样子

发表于 2023-4-12 19:38: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暗访就该有暗访的样子

暗访,是我们日常开展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摸清真实情况、找准存在问题的重要渠道。但是在实践中,有的部门和领导通过各种操作,将暗访变成了明查,最终打着“暗访”的旗号搞形式、走过场。暗访变了味,工作成效自然也就打了折扣。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强调“要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和单位开展调研,防止嫌贫爱富式调研”。调查研究尚需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暗访督查更该以此效仿。必须提及的是,暗访督查事项,往往需要坚持问题导向,需要把存在的问题挖深挖细,不管是直插现场、直奔一线,还是征求群众意见、听取工作汇报,暗访督查就该有暗访督查的样子。否则,就难以实现工作预期,甚至有可能发现不了真实问题、反映不出真实情况。

当下,暗访督查在各级各部门的工作实践中已经普遍运用,尤其是在会议安排、文件通知中提得比较多,几乎都会提到“暗访”。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部门俨然将暗访工作变了味。比如,提前打招呼,要求提供相关迎检材料;比如,提前透露暗访具体点位,便于提前准备;再比如,打着“暗访”的名义前拥后簇、迎来送往。种种现象,表面上看,是出于“工作照顾”提前“放风”,实则体现出不敢较真逗硬、不敢担当负责,怕得罪人。虽然有利于处好上下级关系,但于工作而言,弊端远远大于利好。因为一旦暗访不在“暗处”,也就意味着很多情况和问题就会被隐藏起来,甚至被伪装起来。

有基层干部认为,说好的暗访变为明查,说明参与暗访的干部没有底气、业务不熟、怕同群众打交道,到了基层只能像只“无头苍蝇”一样找不到方向,更抓不住重点。不得不承认,这话有一定的道理。暗访,本身就是对干部政治素养、业务知识和群众工作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考验,不了解基层自然抓不住重点,不了解群众自然无法同群众打交道,不熟悉业务自然无从查起。所以,暗访督查既考工作成效,也考督查干部综合能力。暗访走了样、变了味,定然查不出真情况、考不出真水平。

暗访的样子,不仅是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用陪同的进行式,而且还要直抵一线、直插现场、直面问题。通过与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面对面,把情况摸清,把成绩考准,把问题找实。面对存在问题,既要分析其表面原因,也要深究其根本因素。要多深入群众,多听群众意见,多了解群众诉求,通过民心民意掌握推进落实中的困难问题,以群众满不满意、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李丁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