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观照现实 把握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
从《山海情》《人世间》,到《我们这十年》《山河锦绣》,再到《大考》《县委大院》《狂飙》……近年来,一批反映时代气象、讴歌人民创造的现实题材电视剧接连亮相播出,获得业界人士和广大观众诸多好评,影响力、竞争力不断增强。
现实主义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更是影视剧赢得社会公众最佳选择。因为只有创作的内容、故事与现实与现实生活越近,与现实逻辑越契合,才能够产生一种共情心理,激发起更为强烈的共鸣。
现实社会都是文艺创作者的土壤和根基,广大影视工作者只有直面现实的矛盾冲突,切实感受百姓的喜怒哀乐,找到和群众契合的最大公约数,才能创作出富有时代意识、蕴含现实气息的作品,甚至能铸就一些不朽的经典之作。
优秀的现实主义影视作品不仅能够凝聚大众的审美共识,更能够凝聚大众的情感共识,对筑牢家国意识、弘扬奋斗精神更能体现出独特的价值意义。
“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文艺倘若脱离了现实的土壤,必定走不长远,影视剧创作如果不能面对现实,只能是“自毁长城”。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的《“十四五”中国电视剧发展规划》作出了顶层设计与系统谋划。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聚焦突出问题和短板,回应群众期待和行业诉求……如何推动影视剧高质量发展,高擎现实主义创作火把,把镜头聚焦于百姓的生活,毫无疑问是主要途径。
纲举目张。值得欣喜的是,随着《山海情》《人世间》《大考》《县委大院》《狂飙》等剧作的亮相播出,现实主义创作再次引起了公众的称赞。这一部部剧作将笔触和镜头对准普通人的家庭生活,聚焦职场的奋斗,为时代的前进进行了微观而深刻的扫描,为百姓生活进行了精准的画像,氤氲出的烟火气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
源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抒写时代篇章更是影视创作者的使命。只有更多的创作者能始终如一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追求,深度挖掘时代大潮中人物的命运,作品才能具有强烈的社会价值意义,才能为无数前行着以精神的指引和思想的力量。
现实主义是用来思考和把握时代与人生的,是用来诠释社会生活和记录历史的,是用来褒奖良善,批判丑恶的。“为时代立传,为人民放歌”是影视剧创作者的责任和担当,笔者希望更多的创作者能够以现实主义创作为底色,能够将自己嵌入火热的社会生活之中,去感悟时代的律动,去聆听百姓的声音,创作出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精品力作,不辜负时代的邀约。
观照现实才能赢得未来!期待跟多的现实主义剧作霸屏,展现波澜壮阔的时代场景,勾勒出更加曼妙的生活气象!(樊树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