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17|回复: 0

“5·30”事故后的破局之路

发表于 2011-6-2 10:50: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5月30日,一个让松藻人刻骨铭心的日子。两年前的这天,30名矿工的生命在那次重特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中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惨痛的教训敲响了安全的警钟,唤起了松藻人打造本质型安全矿井的觉醒。两年来,煤电公司认真汲取事故教训,卧薪尝胆,负重前行,紧紧围绕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加大安全投入、严控生产现场、更新装备水平等系列举措,扭转了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安全发展态势逐年向好。

    转变观念: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5·30”事故后,公司通过“思想大整顿、停产大整改、隐患大排查”等系列举措,让公司员工清醒地认识到安全工作必须高于一切、重于一切、优于一切,在各级管理层牢固树立起了“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理念。同时,公司针对管理队伍中存在的执行不力、工作落实不下去、严格不起来等问题,制定了14条转变安全工作作风规定,建立并完善了安全问责及处罚办法、不放心矿井不放心头面挂牌管理办法、领导下井带班制度等以安全责任制为核心的21个安全管理规章制度、44个专业安全技术规定、159种安全操作规程和19项基础台帐。各矿井也相继出台了主动停产自警机制,明确了主动停产整改隐患的相关规定,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体系及问责办法,破除了抓安全的畏难情绪,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强化了安全工作的执行力,使安全生产工作由被动应付变为了积极主动。

    加大投入:改善安全生产环境

    “安全不安全,投入是关键”。“5·30”事故以来,公司在瓦斯治理、设备更新、专项整治、技术推广等方面累计投入安全资金5.6亿元,重点完成了“九大装备”建设及通风系统、抽采系统、监测监控等系统的改造升级。两年来,公司安装抽采管道56180米,改造主要通风机2台,刷扩巷道和新掘通风巷道1766米;先后在渝阳煤矿、逢春煤矿进行水力割缝、水力压裂等抽采新工艺试验并在全公司推广;各矿井装备了人员定位系统,完成了斜坡视屏监控系统、司控道岔等设备的安装改造,配备一氧化碳监控等系统装置;石壕煤矿完成了远程打钻视频监控试验,打通一矿率先建成了移动式救生舱和固定式避难硐室。“5·30”事故发生地同华煤矿更是投入安全资金5441.2万元,对矿井通风、抽放、机运系统和水患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整治,并成功实现了综合机械化采煤。安全投入的加大使井下安全生产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严控现场:增强事故防范能力

    两年来,公司进一步加强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采取动态检查、强制排名、奖先罚后、“回头看”等方式,使质量标准化实现了由静态达标到动态达标的转变,增强了矿井的事故防控能力。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坚持办公在现场、监督检查在现场、隐患排查整治在现场,开展不同形式的安全大检查、隐患排查及安全执法3035次,查处并落实整改事故隐患112456条,隐患整改率达99.3%,查获并帮教违章人员 3606人次,处理事故责任人1484人次,安全扣款190余万元。同时,公司树立了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理念,加大瓦斯超限事故分级追查处理力度,2010年,在从严处理瓦斯超限事故责任者78万余元的前提下,使全公司3%及以上的瓦斯超限次数同比减少4765次,下降77%;3%以下的同比减少4584次,下降80%,3%及其以上的同比减少180次,下降41%。2010年,全公司有3对矿井被评为重庆市一级质量标准化矿井,2对矿井被评为重庆市“瓦斯治理示范化”矿井。作为“5·30”事故发生地的同华煤矿还连续两年实现了安全事故“零”目标。

    (综合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