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3|回复: 0

遏制网络慈善骗捐乱象

发表于 2023-4-12 20:10:5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遏制网络慈善骗捐乱象

不久前,民政部发布一则关于防范“假慈善、真行骗”违法活动的提示,一些短视频主播假借开展公益慈善活动之名,骗取广大网友的同情和善款,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

近年来,慈善领域出现了不少新变化。守望相助、乐善好施的社会慈善意识日益普及,网络捐赠、慈善众筹、慈善信托等创新方式先后出现,慈善事业透明化管理更加规范。然而,一些网络主播用摆拍式慈善、表演式慈善“卖别人的惨,挣自己的钱”,严重背离了慈善本意,甚至还有人通过“骗捐”“敛财”等行为获得不法收入,已经涉嫌诈骗构成犯罪。

爱心无价、慈善可贵。被曝光的假慈善、真行骗做法,不仅伤害了视频中出现的老人、孩子,也欺骗了广大网友的善意和同情心。对假借慈善之名牟利、违法开展公开募捐活动的人和事,应旗帜鲜明地予以抵制。

维护公序良俗,需要法律的强力约束。我国现行的慈善法等相关法律,对不同程度的欺诈违法行为有明确的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措施,在让不法者受到惩罚的同时,还应曝光这些恶意行为,让意图效仿者望而却步。此外,不少假慈善行为集中出现在网络平台,通过互联网发展慈善事业的同时,应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规,督促监管发布信息的网络平台,切实履行涉及慈善活动的审核责任,减少造谣、炒作、制造“悲情戏”、践踏求助人尊严的不良视频造成的负面影响,还网络空间以清朗。

事实上,很多虚假慈善行为之所以能够被识破,都是来自细心网友对蛛丝马迹的质疑,也得益于这些年不断提高的慈善事业社会公众参与度。因此,一方面,要强化慈善信息公开,推动政府和慈善组织提高透明度和公信力,帮助人们提升防范意识,通过正规渠道奉献爱心或寻求帮助;另一方面,鼓励社会公众投诉、举报不法分子假借慈善之名牟利、违法开展公开募捐活动的行为。

弘扬正气、惩戒歪风,使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关注和帮扶,让人们在平等互助的社会关系中和谐相处,让慈善走近每一个人。 (敖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