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回复: 0

打击谣言要用足法治利器

发表于 2023-4-14 14:17: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打击谣言要用足法治利器

近日,一份疑似“因清明强制加班而怒怼领导”的聊天记录在网上传播,引发网友热议。就在不少网民为这位“员工”鸣不平的时候,事件却发生了反转。

据媒体报道,警方的调查结果显示,此次事件的主角陈某龙,由于求职未被录用而心生不满,于是捏造了多张微信聊天记录截图进行造谣抹黑。目前警方已依法对陈某龙作出行政拘留处罚,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谣言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违法成本较低,少数人心存侥幸心理,把互联网当成虚拟空间,弱化了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

打击谣言要用足法治利器。任何主客观原因,都不是造谣传谣行为的正当理由,造谣轻则构成违法,重则涉嫌犯罪,要加大打击的力度和强度,对谣言制造者、蓄意传播者依法惩处、毫不容忍、一追到底,依法严厉打击和惩处,让恶意造谣的人付出代价,维护清朗网络空间。同时,要坚决打击自媒体发布传播谣言信息、有害信息和虚假消息,深挖不良信息的主要传播渠道,切断谣言传播链,精准打击相关经营者、获利者,铲除谣言的寄生土壤。更重要的是,要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增加造谣者的违法成本,对不同程度、不同种类的造谣行为分级细化处置办法,对于情节严重的造谣行为,要提高法律震慑力。

每个公民都有责任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每一位网民都要不断提高自身网络素养和法律意识,遇到没有权威来源的信息时,要多一些疑问,少一些跟风,多一些思考、多一分定力,不仅要做到不造谣,更要做到不随意传播未经证实的内容,保持科学的态度,增强对谣言的鉴别力。(苏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