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回复: 0

儿童“触网”低龄化亟须正确引导

发表于 2023-4-14 14:18: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儿童“触网”低龄化亟须正确引导

据媒体报道,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许多学龄前儿童(3~6岁)早早接触、使用或拥有了手机、平板电脑、儿童手表等移动终端,在享受愉悦便利的同时,更面临着视力下降、网络依赖与不良信息侵蚀等问题。

其实,儿童沉迷手机游戏的话题早已引发社会关注。“70.4%的学龄前儿童已开始接触并主动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的调查数据,也证明了低龄化“触网”趋势愈发呈现“没有最小、只有更小”的严峻状况。

包括学龄前儿童在内的未成年人,正值身心发育、骨骼生长、性格塑造和品德引领的关键时期,过早或无节制“触网”很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身心损害。长时间用手机屏幕刷短视频、看动画片,首先受到伤害的就是眼睛。其次是容易陷入网络依赖,不少家长反映,孩子总是见缝插针地玩手机,偷偷拿手机刷视频、玩游戏,甚至连上厕所时也不放过。此外,过多接触网络,还会让孩子接触到不良信息,并引起专注力下降,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造成学龄前儿童过早和无节制“触网”的原因,要归咎于社会环境熏染与家长的监护缺位。当前,路上司空见惯的“低头族”难免会让孩子们有样学样;回到家里,有些父母不能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而让手机代为“陪伴”,对过早玩手机采取放纵的态度,这些都在无形中让孩子对手机更加依赖。

要让学龄前儿童健康有序“触网”,重在把握好“管控使用”与“合理利用”。家长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做好示范榜样,主动学习科学育儿知识,合理安排孩子锻炼、休息、学习和娱乐的时间,多给孩子提供高质量、有趣味的亲情陪伴。

同时,社会各方要相向而行、合力共为。幼儿园要积极引导,安排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游戏、课程等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减少各类作业对手机的使用;社区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相关部门也应为家庭教育提供更多的资源,共同呵护孩子的美好童年。(张玉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