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7|回复: 0

不必过分担忧电子书“遇冷”

发表于 2023-4-14 14:33:5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不必过分担忧电子书“遇冷”

是时候告别电子书了吗?这个十多年前被寄予厚望的潮流事物,如今正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初春,被誉为“出版业风向标”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吹出新的风向:电子书展台不见了,展厅的正中是一个个直播间。(4月11日《光明日报》)

“阅读神器沦为‘泡面神器’”,网友的这句调侃或许正在演变为现实。对一个行业来说,兴起没落、盛衰迭代乃是市场发展的常态。毕竟,在不少人的印象中,电子书曾有过辉煌的“春天”。自电子书诞生之日起,便打着“纸质书替代品”的响亮口号一路“狂飙”,所获成绩也一度让纸质书籍紧张不已。不曾想不过十多年的光景,与之相关的部分业务便难以为继。以上种种,映照的正是电子书市场如今踌躇不前的尴尬处境。

电子书行业“遇冷”,背后有诸多因素影响。其中一个原因自然与版权保护有关。自行业发轫以来,侵权烦恼便不少。技术发展让知识获取更加便利的同时,也给盗版书籍传播滋生了空间。可以说,盗版电子书大行其道,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子书行业的良性、健康成长。除此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则在于文化消费形式的多元化。过去我们或许更多依凭书籍、报刊获取信息资源,但在浩浩汤汤的数字化浪潮之下,内容生产、知识传播的手段发生了剧变。借由音频、短视频等介质进行信息传播的方式成为主流,也极大地分流了消费者阅读包括电子书在内的各类书籍的时间和精力。

尽管如此,我们也无须过分纠结于“电子书何去何从”的问题。无论是过去讨论电子书与纸质书籍的博弈,还是讨论当下电子书行业之困,都脱离不了行业发展的起点和归宿。本质上来说,不管是纸质阅读还是数字阅读,支撑行业快速扩张的内生动力始终在于人类求知的渴望,这一点放在当下仍然成立。换言之,只要人类求知的动力不竭、对深度阅读和文字的渴望还在,只要我们还乐于不懈求真、严肃思考,那么就大可不必为电子书的未来忧心忡忡。(付迎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