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3|回复: 0

加强监管,对“剩宴”说不

发表于 2023-4-14 14:52:0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加强监管,对“剩宴”说不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倡节俭、反对浪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树立文明新风尚,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公布《关于防止和减少餐饮浪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对宴会套餐特别是酒店宴会套餐、单桌1500元以上(不含酒水)宴会套餐实行重点监管。(4月10日新华社)

随着各地区各部门持续推进反餐饮浪费工作,出台标准规范,广泛开展“光盘行动”,“舌尖上的浪费”有了显著改善。然而,浪费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在商务接待、婚丧嫁娶宴请等特殊场合较为突出。这也是此次征求意见稿关注的重点领域。

事实上,“宴会上的浪费”早已是餐饮浪费的顽疾,又因其包含社会习俗、个人观念等复杂因素,许多人对此也见怪不怪。一般而言,“餐桌上的剩宴”是宴会浪费最为常见的现象,只不过这种“吃不完”的浪费,很可能是在摆上餐桌前(生产加工)就埋下伏笔了。由于标准、标量不甚透明,消费者在定制宴会餐饮服务时,大部分只能通过套餐价格与商家的口头介绍来估算菜品的分量。而一些精明的商家也抓住消费者“宁多勿少”的心理,在套餐上精心设计小套路,比如不同价位的套餐之间,菜品数量差距明显,且一般上不封顶,还支持私人订制。如此一来,菜品是足够丰富了,但也可能远超实际需求,浪费也就不可避免了。对此,监管要及时补上。正如征求意见稿中,将“减少宴会餐饮浪费”单拎一点来强调,并要求餐饮企业要做到适量合理搭配菜单、明白标量,正是要明确餐饮企业的主体责任。

不过,反对餐饮浪费,说到底,关键在于个人观念的更新。宴会浪费本质上还是“面子”在作祟。如,明知吃不完仍要多点,也不肯打包带走。有的人甚至反以为荣。而这套非理性的观念在宴会中依旧有不少拥趸,这也导致很多消费者受此影响,随波逐流。对此,做好宣传引导,促进观念更新至关重要。让更多消费者意识到,在防止餐饮浪费这件事上,“面子”和节约并不冲突,反而因做到节约,既有面子,更有里子。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要让节俭、适度成为大众的餐饮习惯,不妨在更多细节上入手。比如,在餐后主动提醒消费者打包,主动提供环保打包盒等。有时,一念之差往往就在于一个细微的举动。(陈文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