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2|回复: 0

对“毁田造景”绝不姑息

发表于 2023-4-17 15:16:3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对“毁田造景”绝不姑息

据新华社日前报道,2022年耕地保护督察发现,部分地方仍“顶风”侵占耕地挖湖造景、超标准建设绿化带和绿色通道,严重冲击耕地红线,危害国家粮食安全。

确保粮食安全,端牢自己的饭碗,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这些道理已无需重复。而不管是以河湖、湿地治理为名占用耕地挖田造湖,还是在城市建设中大搞人造湿地公园、水利景观,抑或是超标准建设绿化带和绿色通道,凡此种种“要景观不要吃饭”的行为,都往往会造成耕地隐性流失。

每一起耕地隐性流失背后,都有侥幸心理在作祟。正如有媒体曝光的那样,有的地方认为挖湖造景是生态民生工程,地面多是林草花卉等绿色植被,存在“无地上建筑、卫星照片可能拍不到、不用拆除”等侥幸心理。有的地方认为毁田造景能够带来土地升值或发展文旅产业等,“吸引人来、吸引钱来”,所以顶着风险也要大上快上。

事实上,不管是为了减少城市内涝、改善生态环境而治理湖河、湿地,还是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搞森林公园、水利景观等,当然都可以按照正常程序立项、审批,该怎么来就怎么来,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就可以。

而打着擦边球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则是政绩观出了问题。前些年,在从国家到地方“严防死守”“穷追猛打”之下,耕地里“长”高楼别墅的乱象已被遏制。和占用农田盖高楼、建别墅相比,毁田造景因为更具隐蔽性,也因为往往打着改善生态、实施民生工程等旗号,耕地隐性流失更容易逃离于常态的监管之外。

“要景观不要吃饭”,耕地一点点被这些隐蔽的方式蚕食,积少成多,最终冲击的是粮食安全根基。怎么办?正如自然资源部通报指的,各地问题整改再严一些,措施再硬一些——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依法严惩、绝不姑息,相信,凡此种种的耕地隐性流失乱象,定会被迅捷遏制。(李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