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8|回复: 0

调查研究莫犯“戴嵩画牛”之误

发表于 2023-4-18 14:59:4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今天,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走出机关大院到基层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解决实际问题,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但如果在调查研究时,或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坐在车里转,隔着玻璃看,搞“作秀式”调研;或走经典路线,看示范样板,听标准汇报搞“盆景式”调研,都可能让调研者看不到真实的基层情况,听不到群众的真心话。

苏轼撰写的散文《书戴嵩画牛》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蜀中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珍藏了一幅唐代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有一天,杜处士将书画摊开晒太阳,结果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上画的是斗牛啊?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摆动着尾巴在斗,不合常理。”

戴嵩是唐代继韩滉之后又一位画牛大师。韩滉擅长画黄牛,戴嵩擅长画水牛。他笔下的水牛,极尽“野性筋骨之妙”,与擅长画马的韩干齐名,有“韩马戴牛”之美誉。按照常理推断,戴嵩有如此成就,肯定对牛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对牛的生活习性也很了解。但就是这样一位擅长“画牛”的大师,也因为观察不够仔细、全面,在细节上出了问题,闹了笑话,被牧童嘲笑。

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县时,靠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对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进行了走访和蹲点调研,面对面向群众请教、同群众商量。正是这种深入的调查研究,使他在较短时间内基本掌握了内涝、风沙、盐碱的规律,实施了治理“三害”的正确决策。如果只是满足于简单转一转,看一看,估计焦裕禄也很难在短时间找到治理“三害”的办法。

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调查越深入,研究越细致,调研才越有成效。领导干部到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一定要身入基层、心到基层,听原汁原味的声音,看最真实的基层状况,如此才能对基层状况做出客观真实的了解,避免犯和戴嵩一样的错误。(江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