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回复: 0

泼水变撒泼?莫借习俗行恶俗

发表于 2023-4-18 15:47: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泼水变撒泼?莫借习俗行恶俗

近日,云南泼水节“女生颜值越高被泼越狠”的话题引发热议,有女生在泼水节现场被过度泼水甚至被骚扰的视频也在网络传播。有视频显示,一个穿着雨衣、拿着水枪的女生遭遇周围人集体泼水,中途还有男子上前撕扯女生的雨衣;还有女生骑电动车经过正在泼水的人群,被“围攻”泼水后,全身湿透,连车带人摔倒在地,满脸尴尬和无助。

一些人光顾着好玩,却不顾当事人已经处在崩溃边缘。被撕扯雨衣的当事人小黄表示“很生气,觉得很没有边界感”。女孩发声后,有网友却开始攻击,“你们明知道是这样,干嘛还来啊,玩不起就不要玩了,躲在家里就是”。对此,我们该怎么看?

首先,沿袭传统习俗也要遵循公序良俗。泼水节不仅是傣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新年节日,也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疫情过后,重启的泼水节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人们希望通过延续了数百年的泼水节,驱除疾病和灾难,寄托对美好生活的祈福。原本寓意吉祥美好的习俗,却随着这些并不美好的话题,被送上了负面热搜。这些行为损害了泼水节神圣和美好的意义,也影响了当地民众、游客的心情和安全。

实际上,据当地民俗专家说,泼水的方式、位置十分讲究,所用的水也应是清洁干净的。泼水节一般分为“文泼”和“武泼”,文泼遵从传统,人们用树枝沾水或者用手舀水,洒向对方的双肩,以示祝福;而武泼秉持“泼湿一身,幸福一生”的寓意,会直接用盆倾倒,但即使如此,也不是粗鲁、毫无尊重的攻击行为,否则“泼水”就变成“撒泼”了。

其次,不能因个别人的恶劣行径给泼水节扣上“流氓节”的帽子,但也不能让有些人以“民俗”为借口,做出满足私欲的“恶俗”行为。

据当地网友和游客总结,有些人专门对年轻漂亮的女孩下手,长得越好看被泼得越厉害,被泼的人还不能生气。“女生颜值越高被泼越狠”这一话题热议的背后,应警惕一些人是否在打着传统习俗的幌子,借“泼水祈福”之名,行“隔空猥亵”之实。倘若如此,那就不是祈福而是欺负,给游客的感受就是“被骚扰”“被冒犯”。

“热闹”不应当变成没有边界、没有规矩的“胡闹”,而应有度,底线便是公序良俗、道德法律。其实,泼水节前夕,云南已有多地发布相关规定,要求文明泼水,严禁以泼水为名侮辱调戏妇女,杜绝粗鲁泼水行为和以伤害性方式泼水。过节的气氛不能被一小撮人的粗俗行为破坏,对于骚扰侮辱他人等行为必须坚决打击,让习俗回归本义、彰显文明,让游客玩得安心开心。(陈进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