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他曾先后救助了20多个贫困生、11个残疾儿童、7位贫困母亲,捐钱捐物价值数万元,他的家几乎成了“残疾人救助站”、“困难人收容站”、“扶困济贫服务站”
今年7月1日,退伍军人彭振天创办的“雷锋网站”开通了,他的求助热线电话也同日开通,彭振天32年学雷锋的感人故事通过电波感动着中原大地。
近日,彭振天应京城“全国学习雷锋标兵”孙茂芳邀请来到北京,两人两天两夜倾心长谈,相见恨晚。孙茂芳握着彭振天的手激动地说:“振天呀,让我们携起手来将雷锋之歌唱得震天响,传遍全世界。”
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兵妈妈”齐亚珍千里迢迢从山东赶到平顶山市卫东区来看望彭振天;张海迪让秘书打来电话问候彭振天;93岁的全国劳模刘嘉老人来到彭振天家看望他……
一位普通的职工,缘何感动如此多人?
彭振天今年45岁,是河南平顶山市卫东区建设路街道黄楝树社区居民,中国神马集团职工。自他记事起,母亲就经常教育他,要做个好心人,要多做好事,不做坏事,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扎下了“善待别人”的根子。
1980年10月他参军到海南海军某部,在军营,他以雷锋为榜样,处处助人为乐,多次荣获“优秀士兵”、“雷锋标兵”等称号。发现别人有困难,他就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尽力帮助。一次,一位叫郭海斌的战友在宿舍内悄悄抹泪,经了解,他父亲患了肺气肿急需用钱医治,而他每月只有6元的津贴,根本无能为力。彭振天二话没说,便将入伍时亲戚给的50元钱,以郭海斌的名字寄给了他的父亲。
1985年彭振天退伍了,他带回家的只是一个简单的行李。退伍前夕,部队驻地一位渔民外出捕鱼时遇难了,彭振天知道后,将退伍费中的200元捐给了遇难者的妻子,剩下的100元捐给了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八一军旗心中扬,雷锋精神永不忘。”彭振天退伍后,一如既往地学雷锋办好事。发现流浪儿,就领到家中照顾;发现有人轻生,他拼命跳到水里抢救并耐心开导;发现大龄青年找对象困难,他就甘当“红娘”,为他们牵线搭桥;哪里有灾难,他捐款到哪里;哪里有失学儿童,他热情资助。32年如一日,他先后救助了20多个贫困生、11个残疾儿童、7位贫困母亲,捐钱捐物价值数万元,还介绍了60对青年男女喜结良缘。
2004年秋天,在彭振天家不远处,一位女青年坐在街上不停抹泪。彭振天前去询问,得知姑娘叫范旭,25岁,是南阳市方城县杨楼乡刘岗村人,父母双亡。她在郑州打工生病,身无分文的她来到平顶山投靠姐姐,却找不着姐姐家。彭振天将姑娘领到父亲家,让她边看病边找姐姐,一个月下来,彭振天为她治病花了2万多元。3个月后,她被姐姐接走了。为了给她治病,姐姐家也花去了2万多元,因经济问题,姐夫和姐姐闹起了矛盾,终日吵架。彭振天为了让范旭得到更好的治疗,又把她接到父亲家,只要有时间,就用药酒给范旭洗脚。经过彭振天和父亲3年的精心照料,范旭的病一天天地好了起来。街坊邻居都说彭振天家几乎成了“残疾人救助站”、“困难人收容站”、“扶困济贫服务站”。
彭振天的家是一室一厅的小房子,他并不富裕,每月工资只有1000元左右。他爱人单位的效益也不太好,家里最值钱的东西是战友送给他的一台彩电。为救助更多的贫困学生,儿子春节期间的压岁钱,都被他拿去给贫困生交学费了。
彭振天的邻居张某说:“原来还以为他是在作秀,图名声,或是想当官,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看到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彭师傅,一个无私助人的彭师傅,我服了!”
彭振天学习雷锋32年来,受到人们的热情称赞,也得到了很高的荣誉。2005年以来,他先后被评为“第五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河南省“敬老之星”,河南省“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好家长。(郑巍古国凡何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