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0|回复: 0

科普职称评审试点启动

发表于 2023-4-20 15:02:0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北京4月19日电  (记者喻思南) “科普作品也能像论文一样成为职称评定指标了。”记者从中国科协获悉:为完善科普人才评价机制,畅通职业发展通道,中国科协日前印发通知,试点开展在京中央单位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职称评审工作。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需要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覆盖广泛的科普工作队伍。据科技部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科普专、兼职人员数量为182.75万人。这一人数占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的比例不到2%。我国高质量科普人才存在较大缺口,与科普人才缺乏职业认同和上升通道密切相关。

通过开展职称评定,发展科普人才的讨论由来已久。2022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指出,优化科普人才发展政策环境,畅通科普工作者职业发展通道,增强职业认同。合理制定专职科普工作者职称评聘标准。

据介绍,自2019年以来,北京、天津、安徽、湖南等10个省份启动科普类职称评审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此次中国科协在人社部支持下示范性专设开展科普专业职称评审,是国家相关部门首次开展科普人才职称评定。

根据通知,评审设置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正、副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专业方向包括科普研究、科普内容资源创作和传播。面向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人民团体所属单位,在京中央企业及其所属单位,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中国科协直属单位专兼职从事科普专业工作的人员开展申报。

从评审标准业绩条件来看,科普研究方向主要对科普研究课题(项目)提出要求;科普内容资源创作和传播方向将科普作品作为重要依据,对编辑科普书籍,创作科普教材教案、视频、剧本、讲解稿,策划科普展览和活动,研发科普展品,运营维护科普信息资源平台等提出要求。

“当前,科普已经不仅仅是普及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育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而这急需大批高质量科普人才。”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挺表示,畅通科普人才发展通道,有利于调动科技人员参与科普的积极性。

据了解,基于科普事业发展需求,中国科协正在组织实施科普人才托举工程,在开展科普专业职称评审的同时,对科普人才培养进行深入研究。希望相关高校建立科普学科,扩大硕士点、博士点,更好培养高水平科普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