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回复: 0

治好“名著恐惧症”的启示

发表于 2023-4-20 22:12:2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治好“名著恐惧症”的启示

近日,“理工男将百年孤独做成30集连续剧”的话题冲上热搜。某短视频博主制作《百年孤独》系列短视频,将繁复华丽的文字转化成了剧情跌宕又老少皆宜的动画连续剧。目前,这一系列视频播放量达780万,网友纷纷点赞表示“治好了名著恐惧症”。

其实,通过短视频解读文艺作品如今已不鲜见。在各大平台中,热门影视剧、书籍的分析解说视频可谓五花八门。以读书类短视频为例,有短视频平台最新报告显示,2022年平台中读书类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65.17%,收藏量同比增长276.14%,说书讲书创作者数量已超万人。可以看到,随着大众生活节奏加速,几分钟的短视频解读更加契合碎片化的阅读习惯,满足了大众的需求。

与此同时,这类短视频近年来逐渐呈现出“流水线生产”的同质化趋势,引发了大众对于优质作品内容价值流失的担忧。“注意看,这个男人叫小帅”“那个女人叫小美”……将一个繁杂的故事浓缩进5分钟内,固然可以带给人们快餐式的“即时满足”,但人们也逐渐发现,走马观花仅能传递内容,无法传达经典作品的核心价值。比如著作《肖申克的救赎》,如果只满足于观看“三分钟解说”,往往只能了解一个“有关越狱的故事”,无法了解作品诠释的自由与希望的深刻内涵。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其实更能发现该博主解读名著的独特优势与意义价值。他的短视频在讲书之余细致讲解拉丁美洲历史与时代背景,搭配以清晰的关系图和叙事线,不仅让观众读懂了故事本身,更深入了解拉美历史与文化,激发广大网友对原著的兴趣、感知作者文字背后的内涵。某种程度上讲,用几分钟短视频引导人们渐入“阅读佳境”、让人“看完视频更想刷一遍原著”,这更能凸显优质解说短视频的时代意义和价值。

从更大层面来说,在短视频领域多元创作为大众阅读习惯持续增速的同时,真正具有竞争力和时代价值的优质内容创作仍然能够沉淀下来、为大众所追捧青睐。《百年孤独》系列短视频的走红,折射出当下一种普遍期待——人们希望看到更多既具备短视频时代特色、又具有现实意义和深度的优质内容作品。事实生动表明,内容创作者与其一味用更“短平快”“口水化”的网言网语博取一时的眼球和流量,不如潜心挖掘优势、发挥专长,用作品的内容、特色与深度长久征服大众。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为了将一部《百年孤独》讲好讲透,该博主曾学习50G的资料、整理8万多字的文案、历经60个小时的制作,这样优质内容创作背后的苦功更应当被珍视、被鼓励。如今短视频竞争日趋激烈、大众获取“深度知识”的需求也越发旺盛,这样的发展趋势都将对短视频内容生产提出更高要求。

可以想见,在将来真正能够跟上时代节奏、积极回应大众诉求的,依然会是那些坚持深耕优质内容领域、能力与毅力兼备的优秀创作者。(陈之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