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8|回复: 0

做家务的价值理应被尊重

发表于 2023-4-21 15:34:2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做家务的价值理应被尊重

《妇女蓝皮书:新时代中国妇女发展报告(2022)》近日发布,报告指出,互助平等型家庭成员关系已成为社会主流,夫妻共同参与家庭决策的情况明显,但在履行其他家庭责任包括家务劳动、家庭教育上还存在以女性为主的现象。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生活步调,到底谁该承担更多家务,当然需要平等沟通、具体分析。但问题在于,由于操持家务不能带来真金白银的收入,与“赚钱养家”相比其价值总有意无意被弱化。在一些家庭中,做饭、洗衣、带娃似乎成了某一方天经地义的事,特别是全职在家的人,往往还会被贴上负面标签——如果是女性,那就是“不独立”,如果是男性,那就是“没出息”,狭隘的刻板印象,将家庭劳动成果贬得“一文不值”。其实,随着家政服务社会化,其劳动价值早已有目共睹。

家务看上去只是柴米油盐、锅碗瓢盆,但其中艰辛琐碎只有做的人最清楚。照顾家庭的意义也不仅在于为其他家庭成员提供舒适的家居环境、温馨的情感港湾,也在于这份默默的付出,保证了全家人有更多精力投入工作生活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务与其他工作一样,也是社会运转不可或缺的。因此,无论是“全职主妇”,还是“奶爸煮夫”,亦或是退休后仍为小家庭“忙得飞起”的老人,每一份付出都理应被看见、被认同,并得到与之匹配的尊重。

为家务劳动正名,最终要靠实实在在的权益维护。民法典明确规定,“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近年来,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确立,以及各地相关案件中对补偿诉求的支持,其实都传递了认可家务劳动价值的鲜明信号。同样也要看到,很多时候家务劳动难以度量,情感之下如何“折现”更经不起计算。保护每一个用心用力付出的人,需要更多司法实践的探索,更有赖于全社会进一步扭转观念。彼此尊重,互相理解,家庭才能融洽幸福,社会才能更加温暖和谐。(关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