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3-4-21 21:26:14
|
查看全部
9
理解现实
41.《乡土中国》费孝通
如今,我们有太多的人在面对城市化生活时,对乡土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怀念情愫。
因为“土”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底色,是中国之根。
我们依赖土地,生于斯,长于斯。
阅读这本书,你便能理解社会与人际关系,认识到乡村发展的必要性,对家国乡土有更清晰深入的理解。
42.《京华烟云》林语堂
“红尘往事,呢喃起涟漪无数。人约黄昏,偏偏不再少年路。”
80多年前,林语堂用这句细腻的诗文,在小说《京华烟云》中,为我们勾勒出一桩桩红尘往事。
本书讲述了姚、曾、牛,这三家豪门大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三十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
从书中我们读到了跌宕起伏的人物故事,更看到了那个硝烟弥漫、动荡不安的时代。
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活好每一个当下。
43.《第二性》西蒙娜·德·波伏娃
本书是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女性主义经典著作。
它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甚至被尊为西方妇女的“圣经”。
书中纵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演变中,妇女的处境、地位和权利的实际情况。
它告诉了广大女性:只有对自身的意识发生根本的改变,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
44.《枪炮、病菌与钢铁》贾雷德·戴蒙德
本书出版25年来,被无数人列入了“一生必读”的清单之中,被誉为“人类大历史的开山之作”。
它记录了现代世界形成的原因。
阅读此书,可以更好理解全球化的必要性,同时以更好的心态面对世界多元的文化。
45.《娱乐至死》尼尔·波兹曼
本书解析了美国社会由印刷统治转变为电视统治后,一切公共话语以娱乐的方式出现的现象,以此来告诫公众要警惕技术的垄断。
在移动互联网的今天,公共话语娱乐化更趋严重。
很多人每天沉迷于短视频、娱乐段子之中,日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难道我们真的要娱乐至死?
书中的这一声喝问绝非危言耸听,它是我们必须认真听取的警告。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
一个人缺少了书本的滋润,认知会狭隘,思想会贫瘠,灵魂会荒芜。
《人民日报》推荐的这45本经典好书,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能帮你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升认知水平,助你跳出眼前一方小小的天地。
在书香萦绕中,塑造一个更好的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