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1|回复: 2

【助力写作】诗歌需要留白(下)

发表于 2023-4-25 10:08:4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麦笛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19年07月23日   05 版)

    娜夜高超的留白艺术,还集中体现在她的《西夏王陵》里。无疑,这是一首我非常喜欢的诗歌。现在我们读一读娜夜的《西夏王陵 》:

    没有什么比黄昏时看着一座坟墓更苍茫的了

    时间带来了果实却埋葬了花朵

    西夏远了  贺兰山还在

    就在眼前

    当一个帝王取代了另一个帝王

    江山发生了变化?

    那是墓碑  也是石头

    那是落叶  也是秋风

    那是一个王朝   也是一捧黄土

    不像箫  像埙——

    守灵人的声音暗哑低缓: 今年不种松柏了

    种芍药

    和牡丹

    西夏王陵又称西夏帝陵、西夏皇陵,是西夏历代帝王陵以及皇家陵墓。王陵位于宁夏银川市西,西傍贺兰山,东临银川平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也是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西夏文化遗址。核心景区分布着9座帝王陵墓,270余座王侯勋戚的陪葬墓。如此宏大一个工程,如此厚重的历史,写成一部史诗都不足为过。可是,娜夜老师通过合理留白,仅仅用了13行文字,就为读者展示出了一部人类史和时间史。

    首段起笔不凡,振聋发聩:“时间带来了果实却埋葬了花朵”。这种感受必须设置一个背景,那就是“黄昏”下的“坟墓”,时间浩瀚,人生苍茫,既合情又合理。“花朵”隐喻西夏昨日繁华,“果实”隐喻历史结晶。

    最意味深长的是结尾关于“守灵人”的特写,值得慢慢品味。“不像箫  像埙——”为何?因为“箫”悠长缠绵,而“埙”低徊忧伤,特别适宜悼亡与怀古,至于为何”今年不种松柏了/种芍药/和牡丹”,留下大片空白,让人思考。诗人娜夜匠心独运地设置一位守灵人,使得诗歌笼罩着一层神秘的气氛,同时也隐喻着,庞大的西夏王朝,最后由守灵人来主宰。守灵人既是历史的守护者,也是时间的行刑人。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留白看似简单,其实,这种简单是复杂之后的提纯,是阅尽沧桑之后的洞见。我的观点是,初习诗者应该先繁后简,先做加法后做减法。如果一开始就练习减法,片面追求简单留白,就有可能把诗歌写得苍白无力。加法怎么做,不断的阅读与思考,充实自我,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减法怎么做,去粗取精,删除枝蔓,凸显诗意内核。

    我想:留白应该是中国艺术,尤其是诗歌最重要的传统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4-25 10:09:04 | 查看全部
留白看似简单,其实,这种简单是复杂之后的提纯,是阅尽沧桑之后的洞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25 10:38:54 | 查看全部
时间带来了果实却埋葬了花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