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9|回复: 0

从奖学金到助学金是精神的接力

发表于 2023-4-25 15:37:5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从奖学金到助学金是精神的接力

得了奖学金你会拿来干什么?近日,“从奖学金到助学金”的话题成了网络热点,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有这样一个青年大学生群体,他们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但却用不同方式不约而同地做了同样一件事,就是把自己勤奋努力获得的奖学金捐赠出来,回报社会、帮助和激励更多的学子。

奖学金是对学业表现优异、综合评价优秀同学的一种精神和物质褒奖,是学生通过不懈奋斗和辛勤汗水换来的一种肯定方式。他们把奖学金作为一种媒介,传递的不仅是物质层面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充满爱的激励,把自己对社会的大爱、对他人的关爱、对未来的热爱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这些大学生的做法,受到社会普遍认可。实际上,“从奖学金到助学金”已经超出经济资助的范畴,是一种精神的接力和爱的激励。这些把奖学金变成助学金的大学生,大多是从乡村学校走出来的,他们通过勤奋努力学习进入大学,其成长过程中也多得到过社会的帮助。正是因为这一经历,他们深知乡村学生的不易,所以决定把自己的奖学金捐出来,给那些同样有困难的学生。以奖学金奖学、用助学金筑梦,这种方式不仅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了物质帮助,更是对受助者的精神激励,让他们从大哥哥、大姐姐的励志成长中看到努力拼搏会有回报,看见未来的自己,从而更勇敢地追逐梦想。

身边的榜样更有力量。榜样引领一直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方法。青年大学生处于人生关键时期,以什么样的精神铸魂,用什么样的榜样引领,显得尤为重要。身边的榜样是有温度、可感知的,青年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更容易产生共情,其教育成效愈加显著。“从奖学金到助学金”案例的“主人公”都是青年大学生,他们所做的都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没有轰轰烈烈,只有实实在在,可学习、可复制、可参考。因此,“从奖学金到助学金”的故事可以成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教材。高校应该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注重朋辈示范引领,让青年大学生从身边的榜样汲取成长的力量,鼓励青年大学生向榜样学习,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此刻做起,在服务社会中丰富自我,在奉献他人中升华自我。

从奖学金到助学金,参与者收获了人生第一张“捐赠证书”,也经历了一次思想的蜕变,他们在帮助他人中找寻快乐和满足,彰显使命和担当。更重要的还是蕴含在其中的丰富的教育意义和内涵,它可以影响一代中国青年,激励更多青年向上向善。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青年大学生参与到有爱的活动中来,既在活动中奉献,也在活动中收获。这是当代中国青年该有的样子,也是未来中国的样子。(徐忠炎,作者系丽水学院讲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