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8|回复: 0

科技之力 助红树林葱葱郁郁

发表于 2023-4-26 20:09: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线讲述】
科技之力 助红树林葱葱郁郁
讲述人: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林业研究室主任、林业学科负责人 王金旺
  浙江红树林的发展,最早见于1957年从福建引种于乐清西门岛,当时种植的目的是抵御台风。种植成功后,很快形成了一波人工栽培红树林的小高潮。
  近年来,红树林种植与保护有了更大进展。2013年,温州市海洋渔业局开展了第一个红树林生态补偿项目。其后五六年间,温州和台州地区应用海洋生态补偿资金、蓝色海湾整治等资金发展红树林,2016至2018年红树林面积增长到300公顷,造林保存率达80%以上。
  在浙江营造红树林,难度非常大。受气温、地貌等条件影响,浙江的红树林生长缓慢,成林时间长,北缘地区红树林管护成本高。能否经受住低温寒害,是浙江红树林面临的最大考验。为了选育更多抗寒红树良种,我们陆续从福建等地引种了10多种红树林植物,大部分种类都被冻死了,只有秋茄、桐花树引种成功,秋茄耐寒表现最好。经过多年努力,我们研究所陈秋夏所长带领的课题组选育出国内首个红树林抗寒良种“龙港秋茄母树林种子”,还初步确定了较高纬度海域(浙南)红树林秋茄的宜林线,建立了一套适合较高纬度海域的红树林栽植技术。当然,这也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第一步”,需要攻克的难题还有很多。
  目前,我们项目组正在推进省尖兵项目“红树林生态系统固碳增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联合了省内多家单位攻关,往返滩涂、浑身泥泞,不辞辛劳地收集第一手数据。我们只有一个心愿:在红树林造林、抚育、有害生物控制等方面取得新进展。红树林守护海洋,我们也要守护好红树林。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吴春燕、唐一歌、马跃华、周仕兴、陆健、严圣禾、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 丰瑶、邓丽云)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26日 07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