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回复: 0

社会治理不妨多些预判

发表于 2023-4-29 13:49:3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社会治理不妨多些预判

国家能源局、交通运输部近日发布通知,要求各地有关单位做好节假日期间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保障,提前开展充电需求预判,及早发布绿色出行充电攻略,引导新能源车主合理规划出行。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快速增长,节假日出行规模不断扩大,假期总能看到“充电难”“排长队”的信息冲上热搜。这次两部门在假期前主动发出预判提示,是基于过往经验回应公众关切的主动作为,也是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与水平的实践探索。在推进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进程中,期待看到更多这样的预判。

做好预判,必须基于深入的调查研究。所谓兼听则明,预判不是无来由的“先知”,而是基于全面了解情况后的理性判断。做预判时,要深入实践、了解实际,把真实情况摸准摸透,对问题焦点、百姓期盼要心中有数,这样拿出来的方案才能有底气、接地气,政策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才会强。否则,预判就成了“盲判”,成了“无根浮萍”,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做好预判,要利用好先进技术。数据信息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依据,可以瞄准“小长假”这样民生需求多、要求高的“时间窗口期”,逐步探索政策预判的应用场景,运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逐一分析具体问题,及时满足百姓期待,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还要利用好建设数字政府的契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破解“信息孤岛”,利用大数据推进管理和服务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和公共服务高效化。

有了合理预判,还要在落实上下功夫。好政策关键在落实,预判本身就是一项主动性和前瞻性很强的工作。要在落实政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准政策落实的着力点,勇于破解落实过程中的难点、痛点,推进政策落地见效。有关部门还应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动态掌握了解政策措施落实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政策,让预判不落空,真正在社会治理中发挥应有的效果。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与水平,就是要出实招、办实事,急民之所急,办民之所需。期待更多贴民意、暖民心、惠民生的“预判”出台,让社会治理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万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