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新天钢集团联合特钢公司炼钢厂有这样一个班组,在炼钢生产过程中,承担着5台连铸机的钢坯火切、精整,热检、发运,以及氢氧切割系统的操作、维护与检修工作。班组成员34人,有20人持有两个特种操作证,实现了一职多能。这就是荣获“新天钢集团百强示范班组”荣誉称号的联合特钢公司炼钢厂钢坯作业区乙班。
乙班班长冯志刚,不仅熟悉钢坯切割系统的作业流程,他还根据生产需求提出多项合理化建议。为提高氢氧设备的工作效率,保证连铸机切割系统的稳定运行,他提出对3号机氢氧水封间进行改造升级。作业区组织成立检修小组,制订检修预案,确保改造工作顺利进行。改造过程中,拆除氢氧发生器与氢氧水封罐,吹扫管路,并在氢氧间内预留位置处铺设新介质管路,与分别流次的氢氧发生器进行连接。经过5个小时的紧张改造,一次试车成功。“作为班长自己首先得以身作则,岗位技术得过硬,同时要一心扑在工作上,给组员树立榜样。”冯志刚说。
同时,乙班坚持开展改革创新工作,激励全员立足岗位技术创新,以提高生产。“我们除了保证稳定生产,还要每个人立足岗位进行改革创新。”冯志刚经常对组员们这样说。
班组里技术分析会、座谈会、总结会、交流会等定期开展,做到群策群力,对设备设施进行优化改造和攻关。1号连铸机投产以来,在北8门装车热送钢坯,吊运钢坯需要调转方向才能装车。为提高作业效率,班组成员们经过实验研究决定西1门解决1号机热送问题,不仅提高了效率,同时也保证了北马路下班职工的交通安全。3号机生产断面为165×270和165×330两种断面,同时生产时,且定尺为6.15米至11.1米,需要冷床两面进行推钢。由于生产节奏快,热检喷号和吊运节奏紧张,已经不适合高拉速的生产模式,且热钢坯在辊道上滞留时间过长,缩短了使用寿命,增加备件成本。对此,班组开始研发创新,最后决定在冷床南侧把推钢机轨道进行延伸,改进后冷床能同时码放3吊钢坯,充分缓解生产节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