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回复: 0

不一样的“花期”都值得祝福

发表于 2023-5-5 14:57:2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不一样的“花期”都值得祝福

近日,有媒体以“我从高职毕业,当了清华老师”为题,报道了陕西姑娘邢小颖以专业排名第一的成绩从高职院校毕业,最终成为清华大学实践教学指导老师的故事。

在一些人眼里,高职毕业生与清华老师,两种身份悬殊。这种差异,引发了一些疑惑:“高职生教清华学生,真的行吗?”

深耕在各院系、学科的专业教师,这是人们并不难理解的一类老师。邢小颖当上的实践教学指导老师,区别于此,它顶着的是“实践教学”的特质。从相关信息来看,实践课程是高校学生培养计划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清华大学吸纳像邢小颖这样的年轻人进入校门,执起“教鞭”、甘当“红烛”,基于对一个人不同于学术型老师的专业判断。这样的年轻人带着积淀成为老师,源自承认与能力的相互确认,源自有所需、有所给的牵手。

有人从中看到了励志,有人从中读出了感动。应该说,这都是正常的情感释放。但平静地去看这个故事,它激励人,但不是激励人去复制出邢小颖的人生,它感动人,不是让人感动邢小颖给高职生争了一口气。人和人之间是如此的不同,在教育现实中,高职生和其他大学生毕业生之间,仍然程度不一地接受着社会的差异化打量。

高校的实践教学指导老师数量是有限的,邢小颖们也是有限的。这个故事带给人的思考,是这样的年轻人选择了这样一条路,通过自己的辛苦打拼,走得坚实、踏实。看看邢小颖说的话:“讲不好就在厂房里哭,哭完再继续讲”“空闲时去蹭课,看有经验的老师傅如何讲”……所谓的光环背后,是一条伴随着汗水与泪水的路。自然界,不同种类的花,花期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通过奋斗,事业的花期也不一样,这样的“不一样”,都值得祝福。(关育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