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6|回复: 0

调研切忌用经验代替体验

发表于 2023-5-5 15:03:1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调研切忌用经验代替体验

目前,各地正在密集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沉到一线,把脉问诊,解剖麻雀。但某种不良倾向足当引起重视,那就是调研还没开展,结论已有方向,按需求证有失客观。

做好调研,当然不能脑袋空空、心中没数。从梳理调研主题的现实背景,到了解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再到拟定调研访谈的基本框架,都是必要的案头工作。但做好这些准备的目的,在于让调研更易问到点子、找到症结,而不是节省力气、提早收工。如果自认为准备充分,还没出办公室,就有了“结论”,那么相当于将调研过程变成了找例子、找论据。立场先行,即便听到了多元声音,也必然是合则用、不合则弃。如此提炼出来的调研报告,大概率有失偏颇。

“举目有风景之异,思之有今昔之叹。”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正面临许多新情况新矛盾,亟须解决的一些问题比以往更复杂,“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时而出现。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一线的“吐槽”“差评”背后,或许就有相关部门忽视的治理短板;基层的意见建议之中,或许就蕴藏着可以药到病除的治理良策。这里头,很多声音不见得周全、思考不见得成熟,但去粗取精、提炼总结本就是调研者的分内之责。倘若先射箭、后画靶,预设结论就会屏蔽“原生态”的真知灼见,不仅浪费宝贵的工作时间,给基层和群众造成负担,更可能误导科学决策。

这个意义上,我们呼吁广大党员干部出门调研前,应当秉持“归零”心态,善于“清空”自己。不可否认,很多领导干部一路从基层走来,对不少情况烂熟于心,而且站位高、能力强、知识广,更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但经验不能代替体验,特别是在“知识爆炸”和基层实践丰富多样的今天,一个人的认知折旧率急速提高,很多时候颇有“花中不知日月短,岂料世上已千年”之感。既然要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就得拿出谦逊姿态、好奇心态来,去搞那种不怀任何预设目的与结论的调研。相信调研中的所见所闻,总会给人意想不到的收获,灵光一闪的启发。

调研在前,结论在后,这是客观规律,也是原则底线。真正把调查研究这一门致力于求真的学问用活用好,一定能够打捞出接地气的问题与对策,为推进工作提供有益参考。(崔文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