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5|回复: 0

合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发表于 2023-5-5 15:07:4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合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抓好就业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既关系家庭幸福,也关系国家长远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以高质量充分就业推进共同富裕,应妥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经济与社会、个人与群体的关系,既各尽其能、各施所长,又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政府与市场要合理界定角色边界。高质量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基础,重在满足人的生存需求;高质量就业是更高目标,重在更好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受3年多疫情和超预期因素的冲击,当前,就业存在不充分的问题,表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青年失业率较高;也存在质量问题,如新业态用工不规范、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保障不到位等。在此背景下,需要合理调整政府与市场在高质量充分就业中的角色边界。一方面,推动充分就业,应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实行“市场选择就业,就业适应市场”,持续突出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方向。另一方面,推动高质量就业,应加强政府的就业规划引导,优化就业服务,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过程的亲和力,实现“就业可预期可获得”的持续激励。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应由对就业岗位的存量配置向创造就业机会的增量提升趋导,体现出更多微观的聚力改善。政府要从“守夜人”变为“巡查员”,体现出更多主动作为。

经济与社会要提升功能互补。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有重要意义。经济领域包括产业结构、企业规模、工资工时等方面,社会领域包括生活设施、情感支持、行业组织等方面。这两个领域的协调协同,影响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深度和广度。提升经济与社会两个领域的功能互补是关键。将经济单元嵌入社会单元,实现“就业人格的统一”,比如在社区打造产业车间,让职工的生产生活融入社区。建立完善社会单元的经济支持体系,打造泛区域的社会就业联合体,形成对劳动者就业全周期的支持闭环,实现“失业有帮扶,困难有互助”。又如,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第三方养老、互助式养老等多层次养老体系,完善就业兜底岗位供给机制。针对企业、园区等发展的个性需求,在生产生活配套方面给予重点支持。针对社区、社会组织以及重点群体等个性化需要,开发适应性的就业岗位。

个人与群体要完善价值分享。随着人工智能的迭代升级加速,就业的灵活性越来越突出。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基础除了岗位、工资等因素之外,情感与价值的比重将会愈发凸显。构建个人与群体的价值互联互享是重点。首先,打造交流平台,使行业技能、从业经验、个人价值等实现自发式、开放式的交流、互动。其次,鼓励和支持泛在的个人型就业形态发展,将居家就业、远程就业、个人智能化工厂等多元化具有鲜明个人价值的就业形态纳入就业认定和支持体系,增强和扩大就业弹性。最后,构建就业优先的基层治理体系。把就业情感和个人价值认同作为基层治理的重点,帮助有劳动意愿和就业能力的每个人在就业中找到自己的价值获得感、找到幸福感,筑强基层就业堡垒,增强社会发展包容度。(黄荣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