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1|回复: 0

深入理解才能支持引导

发表于 2023-5-5 20:38: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线讲述】
  讲述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朱迪
  我是一名80后,研究80后时,有很多感同身受的地方,因为这一点,我始终秉持着“主动理解、支持引导”的青年研究思路。
  我们团队关注各类青年群体,包括大学生、白领、农民工以及近几年兴起的新职业青年,也非常关注青少年和家庭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的网络保护和网络素养。这些年的研究工作中,我深刻感受到社会各界对青年群体的关心与支持。我们团队承担了来自国家高端智库、各级共青团组织、教育主管部门、企业以及媒体等社会各界的课题委托合作,大家都在真诚地研究青少年成长规律和时代特点,以求促进其更好成长发展。
  研究中最大的感受,是当代青年对家国美好、幸福生活有着强烈追求,并愿意为之努力奋斗,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红利,也为青年追求幸福生活创造了条件。数据表明,越来越多当代青年对工作、生活有清晰规划,知识水平和思想意识不断提高;通过服务社会、帮助他人获得真正的幸福,成为青年普遍崇尚的价值取向。
  近年来,迅速兴起的新业态新职业,满足了新世代青年的工作和生活需求。未来社会,“斜杠青年”、身兼数职可能成为常态,青年更注重工作与兴趣、家庭、生活相协调,绝大多数青年能够直面压力、积极行动,愿意通过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小目标”和国家的“大目标”。
  越来越多的青年参与到公益慈善、志愿服务之中,推动国家和社会更美好。在这些青年力量中,很多是95后新世代农民工。我们发现,相对于前几代农民工,95后农民工具有更强的本地认同,这源于他们与前几代农民工相比更高的经济社会地位、更包容友善的城市氛围,而这些都是促进青年投身社会、参与城市建设的有利因素。
  当今的中国青年拥有更高质量的成长环境、更多更丰富的发展机遇,应努力提升自我,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我们会更加主动关注青年状况和发展需求,做好他们的“知心人”和“引路人”,支持、引导青年成长成才,为社会进步注入更多青春力量。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 王斯敏)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05日 07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