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李英锋
5月2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发布情况通报称,4月29日,赛马场稻草造型艺术展因现场效果与前期宣传不符,实际体验差,受到游客投诉。目前,呼和浩特市整顿稻草人展览并开展后续调查。通报显示,接诉后,新城区文体旅游广电局及市场监管部门迅速介入调查,已责令主办方广西云游客科技有限公司结束展览,并于4月30日下午撤场。目前,主办方已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受理退票(5月2日中国新闻网)。
经营者前期宣传图片中的稻草人开了“美颜功能”,一副“高大上”的模样,而游客现场看到的稻草人则回归了骨感的现实,完全没有了宣传图片中的高大身形和美感。不少游客被“稻草人”忽悠,大呼上当,并发起投诉,而监管部门的初查结果也认定游客反映情况基本属实,这就意味着,经营者存有虚假夸大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嫌疑。
目前,当地监管部门已对稻草人展览进行整顿,责令相关经营者撤场退票,向经营者传导了监督压力,释放了严管信号,展现出了重视游客投诉、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游客权益的决心和行动力。这种监管反应是积极的,也符合游客的期待,然而,监管部门整顿稻草人展览不能止于当前的动作,而是应该依法彻查,追责到底。
全面、真实、准确宣传是商家广告营销的法定刚性义务,虚假宣传触碰了法律底线和诚信底线。《广告法》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明确: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对于虚假宣传,法律规定了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责任以及民事赔偿责任。据此,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管、文旅等部门有必要针对游客投诉情况,在初查的基础上,对稻草人展览经营者涉嫌虚假宣传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调查,形成调查的程序闭环,依法依事实给出定性,追究经营者的责任,给游客一个交代。这样的调查才符合投诉处置程序,才符合监管履职的要求。
同时,监管部门需要反思的是,如何进一步健全联合巡查监督机制,提前发现、预警、处置有可能侵犯游客权益的虚假宣传、不明码标价、缺斤少两、恶意毁约等消费欺诈问题,如何在日常监管过程中把维权关口前移,给游客早排雷、早除患、早服务,营造一个诚信、公平、安全的旅游市场环境。
这个“五一”假期用“人从众”模式吹响了旅游市场全面迅速复苏的号角,也暴露出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诸多问题,给旅游市场监管提出了挑战。旅游市场的热度回来了,旅游市场监管的强度也应该在线,应该匹配旅游市场的热度和游客的维权需求。不管在哪个地方,不管针对何种旅游市场业态或旅游场景,不管应对何种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问题或隐患,只要有关部门不当“稻草人”,全面履职,积极作为,动真的来实的碰硬的,把日常监管的规定动作做到位,高效受理处置游客投诉举报,依法调查每一个违法侵权问题线索,该约谈约谈,该处罚处罚,该整改整改,该曝光曝光,就一定能有效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为游客织密筑牢权益防护网,让那些忽悠游客、欺诈游客的“稻草人”寸步难行,失去在旅游市场生存的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