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张西流
一乙肝患者求职被录取后告知公司自己患有乙肝,几天后却得到了该公司“你与岗位不太合适”的答复。5月3日,记者从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检察院获悉,近日,面对该乙肝患者遭遇就业歧视后的维权求助,该院经过审查研判,依法决定支持申请人起诉当事公司,帮助申请人维护平等就业权(5月4日澎湃新闻)。
“不洗手,回头得乙肝,找工作都没人要”,这是昔日热播电视剧《蜗居》中的一句台词,既反映出民众对乙肝卫生常识的缺乏,更折射出社会对乙肝的歧视已根深蒂固。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与乙肝相关的就业歧视,仍然比较普遍。比如,劳动者求职被录取后,又因乙肝遭单位婉拒,便是乙肝歧视的又一现实标本。尽管当地检察机关支持这名求职者起诉当事公司,但却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当今社会对乙肝患者的歧视。
近年来,国家在反对乙肝歧视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规定在就业和升学中“取消乙肝体检”等。显然,这家公司在员工就业体检中查了乙肝项目,就已经错了;而将查出乙肝的求职者拒之门外,则是错上加错。可见,根治就业歧视顽症,依然任重道远。当然,从政策和制度上规范乙肝检查行为,表明了国家坚决反对就业歧视的鲜明态度,这对社会和民众是一个正确的导向。
可以预料,执行取消乙肝体检规定之后,学校及用人单位在乙肝歧视上会有所收敛,不像过去那样“理直气壮”,但隐性歧视更可怕。比如,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一名服务主管,在单位安排的体检中被查出乙肝,随后其被降薪调岗,被安排去洗厕所,就是一种典型的隐性歧视。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发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违规者,要及时予以制止和查处;同时,受到歧视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应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正当平等的权益。
换言之,莫让乙肝歧视成为就业“拦路虎”。当然,消除乙肝歧视,除了加大立规执法、普及知识力度之外,关键是要在科研上取得重大突破。我国是肝病高发区,乙肝病毒携带者超过1亿人,征服乙肝病毒,维护国民身体健康的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国家要重视对乙肝的科学攻关,加大投入,早日攻克乙肝这个医学“盲点”,才能彻底治愈乙肝歧视顽症,彻底终结“乙肝病毒携带者被公司拒录”之类就业歧视事件的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