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8|回复: 0

强化监管规范校外培训市场

发表于 2023-5-12 14:45:0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强化监管规范校外培训市场

“双减”工作开展以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家长的过重负担得到缓解,一些校外培训机构的违规行为得到有效治理。不过,校外培训收费的规范性仍有待加强。

部分培训机构恶意逃避预收费资金监管,“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层出不穷;有些地方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脱离监管,收取高额费用,损害学生和家长利益的同时还存在安全隐患。教育部、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印发《关于开展校外培训“平安消费”专项行动的通知》,全面创建良好的校外培训消费环境。

为有效遏制校外培训领域机构恶意抬高市场价格、盲目收费等问题,相关部委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收费行为进行严格规范。比如,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监管的通知》,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进行监管。教育部等13部门发布《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提出了加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管理、强化预收费监管等多项细则。

当前,校外培训消费领域的突出问题集中在收费行为不规范、部分预收费资金得不到有效监管、退费纠纷求告无门等方面。校外培训乱收费则主要表现为超时段、超限额收费,不落实政府指导价,未按规定明码标价、价格欺诈等问题。根据规定,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且不得超过5000元。同时,面向中小学生(含幼儿园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不区分学科类和非学科类,都要采取银行托管或风险保证金方式,全面实行预收费监管。

此次发布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重点关注预收费资金监管专用账户、风险保证金专用账户、培训收费专用账户的开立和使用是否规范,是否存在通过监管部门规定以外的方式收取培训费用,躲避资金监管等问题,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卷钱跑路”现象的发生。

各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以此次专项行动为契机,建立以教育部门为主导的多部门联动协同执法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监管部门和金融管理部门的作用,营造让人民群众放心、安心、舒心的校外培训消费环境。 (李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