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红旗渠畔走出来的硬汉
—记河南永阳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外施队长王广青
文 杨保川
王广青,一个从红旗渠畔走出来的铮铮硬汉,他虽然没有亲手劈山凿石的俢建过著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但父辈们那种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和愚公移山的精神却在他的心中发酵出一股执著而神奇的力量,激励着他完成了从一个四处漂泊的打工仔到组建劳务公司,领着乡亲们创业致富的艰苦历程。
磨砺:穷字逼出来的硬汉子
从小守着红旗渠长大的王广青,因家境贫寒,兄弟姐妹们众多,初中毕业后,他就开始了为生产队里放牛,那时大伙儿都笑话他是扯牛尾巴的货,意思是没出息不成才。但脾气倔犟的王广清没有气馁,他暗下决心要活出个人样样来!那时,在他老家的山上有一个石灰窑,每天往窑上送一手推车二三百斤重的石料块,只有三毛钱的报酬,但年轻气盛的王广青一天能推送二十几车石料块,村里比他壮实的小伙子,谁也推不过他。虽然,那时他的脚上打满了血泡、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老茧,但却锤炼了他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精神头儿。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就是凭着这股精神头儿,十六七岁的王广青告别了年迈的父母、告别了贫困的家乡、告别了他依恋不舍的红旗渠,远上西安、下大同、闯北京摸爬滚打,十年一路风雨的走来,生性好学的他,在一个个建筑工地上,在高高的脚手架上,从搬砖活灰的小力工,到砌墙的瓦工和现场领班的工长,他不但学会了砌墙、绑扎钢筋、木工、油漆工、水暖工等操作要领,还学会了看图画图、预算洽商、技术交底、施工方案编写、质量检查、安全管理等专业技能。用王广青自己的话说:一辈子就会干这点事儿,还整不明白?练就了建筑管理的十八般武艺后,红旗渠畔长大的王广青热血沸腾的拉杆子、扯队伍、进入了河南永阳建筑劳务有限公司,雄心勃勃的开始了他的创业打拼生涯。
拼搏:永不服输的硬汉子
那年,王广青只有27岁。首次独立出山的他,就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差一点儿就断送了他的事业和梦想。北京清洁车辆厂厂房工程,是王广清独立领头的第一个工程,为了工程进度、质量和名声,他起早贪黑的扎根在工地,展开了传统的人海与车轮战术,一个工程热热闹闹的干下来,活儿干漂亮了,信誉也有了,可一盘点却亏了50万元。为了支付民工们的工资,王广青不但赔光了他多年打工积攒下来的血汗钱,还变卖了所有的家当,他含着泪对乡亲们承诺道:做人就是要讲诚信,只要跟着我王广清干,就不会亏你们一分工钱!
来年,乡亲们又聚集到一块儿,要求这位讲诚信的血性汉子带他们二上北京挣钱闯业,可家人和妻子却拦截着他,死活不同意他这个“败家子”再领头干下去。面对亲人规劝的泪水和妻子的声声哭闹,心烦意乱的王广清独自走出了村,登上了不远处的红旗渠,举目思索,父辈们曾靠着一锤一稿,凿出了人工天河,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难道我们就不能创造出点事业来?红旗渠的后代难道就这么窝囊下去?…想到此,王广青暗下决心,一定要争口气,活出个精气神来!于是他排除各种困难和阻力,二上北京再创业。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教训,王广青深知光靠卖苦力、靠传统的人海战术是挣不到钱的,而且一支没有知识和技能的施工队注定是一个草台班子,蹦哒不了几年。于是,他打定了主意,练队伍、学技能,借债买电脑买专业书籍,大搞内培外训,让员工们从思想观念到专业技能方面全面提“素”。他说:想要富口袋,先要富脑子!经过几年见缝插针的培训和工程锤炼,王广青的队伍里人才济济,不但拥有了建筑业里所有工种的操作人才,而且在管理队伍里还有老师、本科生等人才的加盟。实力增强了,王广青集土建、水暖安装一齐干,在用人他不搞任人为亲,以才用人。他说我的兄弟姐妹们,我可以养着他们,没才者决不安排在重要的管理岗位上。由于管理出色,王广青的队伍在京城干的工程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从北京城建六公司到城建二公司他留下的口碑,三个字:信得过!王广青说:我的信条就是: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事实如此,王广青的成功也是得益于这句话。他对民工们实实在在,十多年里,他没有欠过民工们一分工钱,都是按要求月清季结,从没有发生过一次民工围堵总包方聚众讨薪事件,民工队里和谐、快乐如一个大家庭;他对总包方实实在在,不靠关系,挺实力参加劳务招投标,不搞低价中标,事后恶意增加洽商的非常手法,实实在在讲诚信,在工程节点上保证人力物力,不给甲方半路使“拌子”添负担、找麻烦;他对工程管理更是实实在在,狠抓工程质量,在施工的环节之中严格监控,从未发生过一起返工事件,所承建的中科院硕士研究生公寓、西北旺新村、亦庄林肯公园三期等6项工程获得北京市结构长城杯奖。这就是王广清,一个从红旗渠畔走出来的硬汉子,实实在在干出了一番事业。富了以后的王广清更没有忘了家乡的父老乡亲们,村里面俢路打井,他带头捐款,逢年过节,他请戏班子、买烟花炮仗、宴请乡亲四临跑前跑后,每年都是他必做的事情。
追求:挑战自我的硬汉子
在京城建筑业摸爬滚打了十多年,王广青并没有满足和止步,他把建筑当成了自己喜爱的事业来追求。用他自己的话说:一辈子就会干这点事儿,干咱就干好,干出个名堂来。
2008年奥运会后,为了把他的事业做大做强,王广青再次挑战自我,从包清工、分包、联合承包的模式转入了工程大包的独立运作。顾名思义,工程大包就是在总包各部门的严格监督之下,上交总包一定比例的费用,自己承担工程赢亏的巨大风险,在亦庄某10余万平方米的工程上,王广青又把自己推向了风口浪尖上,他义无反顾的押上了全部的家底,第一次开始了工程大包的偿试。在总包的管理和协助之下,王广清扎根工地,又拿出了当年创业时的激情,全身心的扑在生产计划组织、资金筹措、材料采购谈判、预算洽商、工程质量安全上,他说:没有退路,必须扎扎实实的往前走,工程各个方面都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在他超前的精心管理之下,该工程虽然己投入3000多万元的血本和3000多万未付的材料款,但3栋高楼已拔地而起,优质高效的完成了结构施工,全面转入二次结构和装饰工程,并通过了北京市结构长城杯的验收,成本控制理想,告捷在望。
望着那拔地而起的高楼,望着自己日日夜夜用心血精心培育的又一个杰作,王广青信心十足的说:每干一项工程,我们都象当年父辈们俢建红旗渠一样的艰苦拼搏,有了红旗渠精神引路,我们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就一定能创造出点事业来!
愿永不服输的王广青,在建筑领域创造出河南响当当的红旗渠“品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