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9|回复: 0

天文学家对银河系旋臂有了新认识

发表于 2023-5-17 21:11: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科技前沿】
  光明日报北京5月16日电 记者齐芳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合作提出对银河系旋臂形态的新认识:银河系更像是一个普通多旋臂星系,由内部对称两旋臂和外部多条不规则旋臂组成,而不是之前被广泛接受的四条旋臂均从内到外的特殊形态。
  这一研究结果改变了人们对银河系旋臂结构的传统认知,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近期出版的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徐烨是这一研究的主要领导者。他解释,天文学家们发现,宇宙中旋涡星系的形态主要分为宏象、多旋臂和絮状三种旋涡结构,而银河系是多旋臂的旋涡星系。此前天文学家们认为,银河系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多旋臂旋涡星系——大多数多旋臂旋涡星系是内部两旋臂和外部多旋臂的形态,约占83%;银河系的四条旋臂均是从内到外的,这种形态是非常罕见的,仅占约2%。
  “由于人类身处银河系中,我们没有办法鸟瞰银河系的形态,那这种认知会不会是错的?”徐烨带领研究团队综合利用目前所能获得的全部高精度天体测量数据,利用天体脉泽、年轻恒星和疏散星团等作为定位旋臂的“灯塔”,对银河系旋臂结构进行了重新描绘。
  研究结果表明,银河系内部由英仙臂和矩尺臂两条旋臂对称向外延伸,在外部分叉并形成包括半人马臂、人马臂、船底臂和本地臂等多条长而不规则的旋臂段。徐烨说:“所以说,银河系可能不像我们以前认为的那样特殊,只是一个平凡的星系。”
  有评论认为,“这些发现可能会对我们了解银河系产生重大影响”,“开启了银河系结构研究的新高度”。
  徐烨说,研究团队对银河系形态的研究已经持续多年,未来也将在这个方向上继续努力,“正在为将来更高精度的测量积极准备,希望最终揭开银河系旋臂结构的庐山真面目”。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17日 08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