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5|回复: 0

“老漂族”需要“故乡”感

发表于 2023-5-18 16:15:0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老漂族”需要“故乡”感

他们为支持儿女事业、照顾孙辈而离开家乡,来到陌生的地方生活,他们被称为“老漂族”。71岁的胡厚成便是“老漂族”中的一员。两年前,他从湖北恩施搬到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南丰镇永联村永合社区,帮儿子儿媳带孩子。胡厚成的湖北口音浓重,与当地人沟通困难。(见5月17日《中国青年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子女而迁居的“老漂族”也越来越多。而这一群体的最大特点是“心灵孤独”,加之语言沟通、生活方式、城乡习俗、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在“他乡”的生活面临着诸多难题。因此,各地要针对“老漂族”的特点开展服务,让他们既扎下根来,也安下心来,进而找到“故乡”情感。

各地政府要将“老漂族”纳入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尤其是民政、医疗等相关的职能部门要主动与其“漂出地”对接,使“老漂族”在就医结算、养老补贴、文化共享等方面实现“互通”,进而让他们有“故乡”的感觉。其次,各居民社区要及时了解和掌握社区内“老漂族”的生活情况,邀请他们参加社区活动,为他们提供具有差异化的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多重服务。

另外,“老漂族”的子女们要根据“老漂族”的年龄、健康、性格等实际情况,主动向他们介绍新的城市环境、文化特点、生活习惯及重要的人际关系,鼓励他们多参加所在社区组织的活动,尽快融入新的生活环境,使老人感受到生活在“他乡”与生活在故乡没什么区别。当然,“老漂族”自身也要坚持自己做主,要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以积极的心态“入乡随俗”,主动融入周边环境,并根据自己原来的工作性质和爱好特长,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老年活动,常与街坊邻里交流,进而使自己在“他乡”的生活中增强“故乡”的归属感。

面对“老漂族”这一群体,只要政府、社会与家庭各负其责,共同在探索异地养老方式方法方面发力,就一定能让“老漂族”在“他乡”也同样收获到在故乡可以收获的“最美夕阳红”。(袁文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