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华报业网讯 又是一年毕业季,高校学子们纷纷整理行装,或奔波在求职途中,或已踏上工作岗位。然而,还有这样一些女大学生,她们也在忙碌着,却不是为就业,而是忙征婚。“今年,你结婚吗?”已成为她们之间的问候语。“收入高、有房有车、家庭背景好……”众口一词的征婚标准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
失落,现实不为我打开大门
“我勇敢地站在现实面前,现实却不为我打开大门。”巨大的就业压力是许多女生临近毕业时走上“急嫁”这条路的直接原因。南京师范大学大四女生小玮疲惫地说,“逃避现实并非我的本意,换种活法或许会轻松一些。”从去年冬天到现在,小玮不停地投递简历,不是石沉大海,就是惨遭淘汰。没有机遇,没有背景,没有工作。毕业日期一天天临近,小玮已经放弃求职,决定接受家长建议,请亲戚长辈帮忙物色一个物质条件相对优越的对象。
每年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涌入社会,但社会没有足够多的岗位接纳,大学女生要想在与男生的竞争中胜出,更是难上加难。女性体力不如男性,工作中、出差时有诸多不便,而且女性享有产假等法定福利,用人单位通常更愿意录用在这方面麻烦较少的男生。“虽然我们班男同学平时学习成绩都没有女同学好,参加活动也没有女同学积极,但他们大多找到满意的工作了,很多女同学却还没有着落。”常州某高校毕业班班长祝小红有些愤愤不平。
“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期望得到与她们投入的精力相对应的回报,但现实是,她们中的一部分在劳动力市场上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只得转而投入婚姻市场以实现她们的价值。”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社会学教授金一虹作出这样的分析。对一些大学女生毕业后选择回归家庭,认为培育孩子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的观点,金一虹教授认为,“高学历确实可以成为教育下一代的有利资源,但女大学毕业生本应在职业上有更好的发展,这实际上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
找不到工作的女生忙征婚,找到工作的女生也在忙征婚,因为她们依旧需要面对社会与工作的压力。已经在一家公司实习即将签约的南京财经大学大四女生小文,原本打算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岂料公司业务清淡,且论资排辈,她惟有小心翼翼地做好份内的事,每天按部就班,根本谈不上发展空间。而领导对于她过于“沉闷”的表现也不满意。小文一方面懊悔“明珠暗投”,另一方面又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开始把生活的重心放到网络征婚、相亲上,“既然工作干不出什么名堂,不如嫁个有钱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在学校时,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学生”这个身份尚能给许多人留有向父母索要生活费的权力和不在乎社会压力的退路,然而一踏入社会,现实问题纷至沓来。“房租1500元,伙食费1000元,水电、网络、交通费用,还有时不时的人情费,至少要3000多元,而我的工资只有3000元,别说‘月光’,不欠债就不错了。”即将入职南京一家广告公司的南京工业大学大四女生小王,切实了解到生存成本如此高昂。大学期间做兼职还能养活自己,现在反倒向家里伸手,“即使工作几年以后,工资也不过涨到4000元,还是挣扎在贫困线上。”小王觉得愧对父母,盼望能尽快找到经济宽裕的男友把自己嫁了。
当女大学生们踏上社会遭遇挫折时,她们往往会将婚姻作为自己逃避现实的一个港湾,也作为她们人生的另一个开始。
无奈,放不开物质的羁绊
“我年轻,漂亮,有学历,这些都是资本,为什么要浪费呢?”某校美术学院大四女生小刘满不在乎地说。经亲戚介绍,她刚刚认识了一位富翁,准备一毕业就举行婚礼。男友比她大近20岁,而且与身材高挑的她相比,显得矮小、臃肿,但对于两人如何相处,小刘的回答代表了许多女孩的心声:“感情可以慢慢培养,但他现在拥有的跑车、房产和公司是许多人一辈子都不可能拥有的。”
“确实,年轻、漂亮,特别是学历,是有钱人择偶的标准。”拥有一家医疗器械公司的张先生说,“有钱人在进入婚姻时也要计算投入产出比,娶一位年轻貌美、有文化的女性对于培养优秀的下一代来说很重要。”这也是有钱人乐于与女大学生谈婚论嫁的普遍原因。
其实,部分大学女生求嫁“有钱人”,并非为生活所迫。嫁个经济条件好的,不但可以过上物质富裕的生活,还可以带来一份好工作。同年龄段的男生基本处于创业阶段,经济相对窘迫,而嫁给 “富二代”或年龄差距较大的“成功人士”,一结婚就可以享受“美好人生”。
婚姻关系的不确定性也让女生们更倾向于选择已经成功的男性而非 “潜力股”。谁也不能预料经过十年二十年的奋斗,“潜力股”是否成功,成功了是否会另觅佳偶。这就牵涉到结婚对象的品质了,但许多人的征婚标准中对于这一点鲜有提及,也不太在意对方的社会阅历、生活环境、兴趣爱好,只剩下“抓住当下的享受”这一条。即将毕业的叶子权衡再三,最终决定“务实”,与深爱的男友分手,投入“富二代”的怀抱,“我已享受过爱情的甜蜜,现在该脚踏实地过日子了。”她说得很现实,也很残酷。
对于女生们急嫁有钱人的想法,男生们态度各有不同。读研期间的男生对社会现实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基本很“淡定”,南师大研二男生小徐认为:“这是社会价值观的改变,大学生这么做也是一种对社会的反应吧。”本科期间的男生则强烈不满。在各大高校BBS上经常可以看到男生在毕业时因女友“傍上”有钱人,被“临门一脚”踢开的故事,跟帖的男生们义愤填膺,但大多免不了用“等我有钱了,我也要……”的句式作结语。
南航社会学副教授张杰认为,社会没有树立一种正确的成功观,好逸恶劳的思想让一些大学生企图通过嫁个有钱人获得物质财富。对于女生来说更为可悲的是,她们认同传统的性别观,认为女性应当依附于男性,女性自觉意识已经被湮没在时代的喧嚣中。张杰副教授说:“社会应当承担起责任,树立正确的成功观,让女生们知道怎样做才是真正的成功。”
担忧,“剩女”头衔是座山
“‘剩女’头衔是座五指山,一旦被压在下面就翻不了身了,时间越久,越没有人来解救自己。不要说骑着白马的王子,就连骑着白马的唐僧都不会经过。”东南大学大四学生麦迪在微博中发出这样的感慨,希望好友们看到能帮她介绍男朋友。
一些女生本不急于嫁人,只是受不了亲朋好友的调侃和社会舆论对“剩女”夸大其词的宣传,被迫走上急嫁的道路。来自西北地区的小霞有着吉普赛女郎般自由奔放的性格,她来到苏州大学读研,一搬进宿舍,舍友就相互询问有没有男朋友,当得知小霞没有男友时,舍友惊呼“天哪,你的生活该多无聊!”“你是不是很有压力啊?”“你不会成为剩女吧?”开始小霞还不以为意,但渐渐地,“剩女”成为她生活中的敏感词。即将毕业,在舍友们相互比量手上钻戒有多大的炫耀声中,小霞忍无可忍,找了个在银行工作的男友订婚,戴着大号钻戒办理退宿手续。
“剩女”压力显然要比“剩男”大,这也是女生们急于嫁人的一个原因。“虽然中国男性人口远高于女性,但这个年龄段接受高等教育的男生并不见得比女生多,特别是在文科类院校,在研究生阶段,男生完全是稀缺人种。”南师文学院女生小玉无奈地说。并且,在婚姻市场,“剩男”可以随着社会阅历与财富的积累而不断升值,而“剩女”则似乎在一年一年贬值,造成的恐慌连20出头的女大学生都难以逃脱。
对于“剩女”恐慌,金一虹教授认为“大可不必”。“‘剩女’本身就是一个有问题的概念,随着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女性结婚年龄后延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在发达国家根本没有‘剩’的说法。”是否结婚、什么时候结婚属于个人选择的自由,女生不必因为这种没有道理的舆论压力而放弃自己的立场。
其实,现实的失落、物欲的压力、被“剩”的恐惧,都只是外因,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不过,大学女生还应该注重独立精神的培养。
“男权思想仍然牢牢控制着我们的社会。”张杰副教授指出,“现在女生不愿意考博,怕成为‘第三类’人,实质上反映出社会对于高智商高学历女性的恐慌,恐慌不仅存在于男性中,也存在于女性中,因为在男权话语体系下大部分女性并没有自己的思维,她们的想法是男权思想的体现。”
张杰副教授期望女生们,“向自身寻找力量,让个体变得强大起来。”要有个人独立,首先要保证物质上的独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与其求嫁有钱人,坐等免费的午餐,不如努力工作,靠自己的双手挣取午餐。
独立精神的塑造更需要思想上的独立。拥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面对社会上庞杂的思潮,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样不但能够得到社会的尊重,也能建立起更加健康的婚恋关系。重塑独立精神长路漫漫,然而怀抱希望、自立自强,就会拥有将来
自 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