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1|回复: 0

“超强磁场”背后的“超强团队”

发表于 2023-5-21 08:58:5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才故事】
  光明日报记者 杨桐彤 光明日报通讯员 童文琦
  你能想象在我们身边有一个地方,它的磁场是周围磁场的60万倍,它的温度比周围温度低两百多摄氏度吗?这个地方就是位于北京市怀柔科学城内的极低温强磁场量子振荡测量实验站。
  极低温强磁场量子振荡测量实验站隶属于国家大科学装置——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的极端条件物性表征系统。实验站负责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雒建林介绍:“实验站致力于打造更低温度和更强磁场的物理环境,极大推进高温超导机理、新拓扑物态探索等前沿问题研究,这就需要敢于突破常规、在相关前沿领域做研究的高水平科研人员。”
  “这个机会可遇不可求,我一定要抓住。”项目初期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众多科研工作者,中科院物理所副主任工程师王瀑就是其中之一。“项目可以为全国乃至全球科研人员提供顶尖实验条件。我国对基础科研的重视、巨大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为我们科学探索提供了绝佳的条件。”王瀑说。
  项目建设并不容易实现,因为作为整体系统,实验站在国际上没有可以参考的先例,雒建林带领团队需要做大量开创性研究工作。
  为鼓励开拓创新,在日常研究中,雒建林团队采用“双线并行”的研究方式,引入备选方案。“一方面给科研人员更大探索尝试空间,另一方面为了防止一套方案出现问题影响科研进度。就像我们之前在对震动系统进行攻关时,就同步推进了刚性高与灵活度高两套方案,即便一套方案出现问题,我们也可以很快做切换。”雒建林介绍。
  2022年5月,实验站建设进入了紧张的冲刺阶段。“为了实现大小磁体共享稀释制冷机,我们抓紧开会讨论,加班加点工作,终于达成了这一目的,实现了共享稀释制冷机的创新性应用。”王瀑说,那个时候,团队成员几乎住在了实验站,终于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顺利完成了工艺验收。
  “验收对我们来说,既是结束,也是新的开始。”雒建林充满期待地说,“我们正在利用装置做原创性科研,继续向更低温度和更强磁场推进,同时也要让装置更好为科研人员服务,为物理学发展贡献力量。”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21日 07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