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7|回复: 0

航天技术扎根田野大地 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发表于 2023-5-22 09:17:4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眼下,正是宁夏中卫的硒砂瓜种植基地农忙时节。田间地头,除了种瓜的农户,还有一群来自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航天江南所属贵州航天智慧农业有限公司的工程师从早到晚忙碌。他们穿着朴素、肤色黝黑,无惧烈日炎炎,加快智能灌溉系统设备安装和调试,倾力帮助当地特色硒砂瓜种植实现智能节水灌溉。
  “这样的场景还有很多。提起航天,大家总会联想到遨游太空,离我们很遥远,今天我们将航天技术应用于服务农业,在田野大地上扎根,让航天技术不但能上天,还能落地生根发芽。”航天智慧农业工程师王江说。
  航天技术助力农业灌溉节水增效
  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是困扰西北地区农业转型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主要障碍之一。贵州航天智慧农业有限公司立足需求,研制开发了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全流程助力现代化农业灌溉,解决西北地区农业缺水的难题,赋能农业转型发展和乡村振兴。“我们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自主研发了适合西北地区的无线智能灌溉系统。该系统通过采集土壤墒情信息、作物蒸腾数据、气象数据,结合作物生长模型,制定轮灌计划,按需自动调控泵、阀门、水肥一体化等设备,实现对作物的精准灌溉,能够节水30%左右。”航天智慧农业负责人介绍。
  该系统不但能实现农业灌溉节水增效,还可以节省人工成本。相比传统的灌溉方式,一人管理100亩左右的农田,使用该系统,可通过手机远程浇地、施肥,查看田地里的土壤温度、湿度、气象情况、作物生长情况等,一个管理员能管理上万亩。该系统设备适应多种农作物,如新疆棉花、宁夏枸杞、硒砂瓜等,已服务全国20余个省份300余万亩农田。
  航天技术助力设施农业增产提速
  走进贵阳市2.5万亩高标准设施蔬菜保供基地,一座座蔬菜大棚整齐排列,棚顶的卷膜器正哗啦地转动。
  在棚内作业的工作人员说:“现在有了温室大棚,农作物生产环境稳定,生长速度还快,产量也高。像棚内的通风系统,遮阳系统,浇水、施肥这些都是通过手机来远程控制的,每天还可以在手机上看到棚内温度、湿度、光照等信息,比较节省人工成本”。
  贵阳市2.5万亩高标准设施蔬菜保供基地由贵州航天智慧农业有限公司承建,这些智能系统设备由该公司自主设计和制造,包括智慧温室管控云平台、薄膜温室控制柜、智能水肥机、电动蝶阀、传感器等,是航天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模式落地开花的成果,航天技术保障了整个系统的高可靠性,运营三年以来未出现一起质量事故。
  在云南矿山修复中建立花卉温室种植基地,为浙衢州江柑橘生产开发柑橘全产业链信息化平台,近年来,贵州航天智慧农业有限公司正依托航天技术,不断拓展应用场景,推进设施农业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