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3|回复: 0

调查研究要“三戒三谋”

发表于 2023-5-22 14:02: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调查研究要“三戒三谋”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善于换位思考,走进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准确了解群众的所忧所盼”。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调查研究的落脚点在解决实际问题,让群众满意。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根本在于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就需要坚持问题导向,把“实”贯穿调查研究的全过程,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着力搬掉调查研究“求实”过程中遇到的“绊脚石”,这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在戒浅、戒伪、戒虚上出发,在谋深、谋真、谋实上用心,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从群众的呼声中找问题,从群众的智慧中寻解法,做到解民忧、暖民心。

调查研究要戒“浅”谋“深”。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通过调查研究了解事情、摸清情况,使想出来的点子、举措、方案符合实际情况,关键在避免“浅入式”“呼叫式”“走秀式”等各种形式调研,善于跳出现象、跳出表面、跳出常规开展调研工作,坚持“身入”更“心入”,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既善于看一眼能见的,也善于看一些现象、细节背后存在的问题,方能在深入调研的过程中,听到更多的真声音,获得更多的真素材,梳理更多的真问题,做到愈研愈深、愈研愈精。

调查研究要戒“伪”谋“真”。“理论的方案需要通过实际经验的大量积累才臻于完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如果实践的过程是一种“伪装”,看到的都是“盆景”,或者以树木充当森林,这就容易造成认识的偏差,在制定理论方案的时候,就容易偏离实际。因此,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党员干部要注重广泛性,善于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拨开眼前的“云雾”,看清事情的真相,抓住事物的本质,探索到内在规律,确保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更符合实际,厘清破解问题的思路。

调查研究要戒“虚”谋“实”。调查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调查研究的成效,群众最有发言权,如果是虚假调研,在最终的效果上自然不尽如人意,也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党员干部做好调查研究,必须厚植为民情怀,主动到群众的身边去体察民情,把准民意的脉搏,在制定政策措施的时候才能更精准、更见效。做实调查研究,要有不怕“碰钉子”的勇气,敢于直面问题,在思想上“求实”,在行动上“务实”,以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事业的发展指数。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调查研究是从群众“不满意”出发,在群众“满意”上落脚,调研过程需要“脚步轻,脚印深”,既不给基层添麻烦,也摸到真问题、找到真办法,确保群众问题“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让党调查研究的“传家宝”历久弥新。(范半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