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做实“一刻钟”,实现便民更亲民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雄安新区考察时,来到容东片区南文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社区食堂,对社区开展的便民养老服务等表示肯定。
“党”是引领,“群”是基础,“服务”是宗旨。以居住小区为中心,步行15分钟就能满足大部分居民吃、住、行,甚至“一老一小”的看病、托育等需求,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场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着手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圈”内诊所、学校、药店、健身房、市场、幼儿园等一应俱全,通过切实增强广大居民生活便利,不断提高人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让居民服务有阵地。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立“蜘蛛网”细胞化的点位布局、接地气的服务承诺、多样化的服务内容,不断立足现有,因地制宜建立有党建元素、配套设施、专人管理、活动空间,打造出群众家门口的为民办实事“微阵地”,实现居民服务全域覆盖。同时,努力搭建党员、居民、社区、单位之间沟通、展示的平台,推动“有呼必应”提供业务办理、业务代办等居民个性化、差异化服务,延伸“为民服务”基层触角,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落到实处。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让居民服务有桥梁。随着时代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所需,就需要获得更多优质、高效、多样化的服务。社区服务要坚持以“便民、利民、为民”为理念,以“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为原则,整合辖区资源,凝聚社会力量,把小区党群服务站“亲民化”建设、最强党支部建设和“放管服”改革等工作结合起来,网络起小区党支部、物业公司、业委会、党小组、网格员、楼栋长等多元力量,实现多组织介入与百姓需求无缝对接,开展形式多样的惠民活动,进一步融洽党群关系、干群关系、邻里关系,让群众之心和社区党组织贴得更近、靠得更紧。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让居民服务有特色。要充分结合小区地域特点、服务半径及资源优势等特点,推行“基层组织+志愿服务”“党员志愿者+群众”的形式,开设驿站书吧、社区治理课堂、群众之家、青少年“430课堂”、养老服务复合功能区,开展“大手牵小手”“周末亲子会”“法治大讲堂”“睦邻节”等活动,真正实现“进一扇门、享优服务、办所有事”目标,真正把便民生活圈打造成为彰显红色力量、凝聚党心民心、引领基层治理的红色阵地,成为党员群众的精神家园。
城市改造提升,只有契合居民诉求,找准居民急难愁盼的问题,才能得到大家支持,共同建起社区生活“同心圆”。为此,服务群众不仅要把“面子”做好、把硬件配足,更是用足细心、耐心和巧心,听取辖区内居民的诉求和想法,把“里子”做实、把“软件”建好,才能让全力推进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党的阵地和党群服务全覆盖,让社区更有韧性,让生活更有温度。(唐代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