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掀起“博物馆热”,让生活更美好
今年的5月18日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博物馆作为存放文物的地方,它不仅连接着过去、当下,更指引着未来。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博物馆是展示人类文化文明的一扇窗口,它所珍藏的藏品承载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足迹与印记。进入新时代,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的作用,让沉睡的历史“活”起来,让珍藏的艺术瑰宝、文化遗产为更多人所了解,正是每年开展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的初衷所在,亦是不断拉近博物馆与公众距离的现实需要。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当中遗留遗存的文物极为庞大。根据国家文物局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增备案博物馆382家,全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排名全球前列。各类博物馆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成为滋养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
以文化传承为支点,悠久的历史、宝贵的文物,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们在见证祖先智慧的同时,更能凝聚出奋进新时代的自信力量。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共接待游客超5000万人次,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从中可以看出,“打卡”博物馆正成为一种新时尚,公众热情地走进博物馆去了解历史、涵养情怀的热度日益提升。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文物赓续辉煌未来。博物馆是属于历史文物的,也是属于现实大众的。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如何进一步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让更多人主动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这是时代留给我们的新课题。一方面,各类博物馆要持续完善免费开放政策,不断发挥好收藏展示、经营开发、研究教育等功能。要深化学术研究,创新展览展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真正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另一方面,博物馆应顺应时代潮流,加快推进数字化建设。要深入挖掘文物资源,进行全面数据采集,建立文物数字档案,建设文物资源数据库,让珍贵文物一代一代传下去。同时,必须创新宣传方式,打造数字化、沉浸式的体验,让观众借助数字技术近距离地观看文物,全方位体验现代化技术带来的最佳观感。
博物馆,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让我们以国际博物馆日为契机,大力推进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持续掀起“博物馆热”,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感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为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更加强烈的历史自觉和精神伟力。(江新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