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习近平总书记5月21日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回信,对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出殷切期望,希望他们继续发挥志愿者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用心用情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带动更多居民养成分类投放的好习惯,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积极贡献力量。
垃圾分类事关千家万户,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因生活垃圾不断增加造成的环境隐患越来越突出,不仅制约了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更是成为危害人居环境和人们的身心健康一大公害。有数据显示,全国600多个城市垃圾堆存总量高达70亿吨,侵蚀掉我国约75万亩的土地,对大气、地下水造成污染和大量滋生蚊蝇传播的疾病。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之一。
垃圾分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垃圾分类正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先后出台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等法律法规,我国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深入推进,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据统计,全国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已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小区平均覆盖率达到82.5%。
垃圾分类是生活方式的一场深刻革命,也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多措并举、久久为功。政府部门要及时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出台相应管理办法,形成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系统推动垃圾分类各项工作落实落细,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引导市民积极行动起来,彻底改变长期形成的垃圾“一袋装”“随手扔”的习惯。广大市民要充分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自身出发,以实际行动带动身边人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新风尚中来,共同营造生活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积极营造全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只要我们携起手来,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就能让美丽中国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人民更幸福。(阳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