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5|回复: 0

“最终解释权”不可滥用

发表于 2023-5-24 15:05: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最终解释权”不可滥用

人们在日常生活消费中,常常会遇到商家在格式条款、通知中写有“最终解释权归××所有”“××享有最终解释权”等字样。殊不知,商家这样做已经涉嫌违法。日前,河北秦皇岛市就有一家企业因在格式条款中使用“最终解释权归该公司所有”字样被依法处罚5000元。

或许基于对“我的活动我做主”的朴素性理解,商家对自家推出的商品、服务或活动拥有“最终解释权”似乎无可厚非,消费者大可“愿者自来”。其实是一种错误认知,毕竟售卖商品、美容服务或“体验”活动,最终的买单者是消费者,而经营者将最终解释权归属于自家所有,存在拒绝消费者合理要求的意图,进而达到限制消费者权利、保障自身权益的目的。商家祭出“最终解释权”,就是要堵消费者的口,是公然剥夺消费者知情权、话语权、选择权的霸道行为。

商家推出、消费者参与优惠促销活动,实际上是双方达成市场交易的合同行为。合同之所以需要“解释”,是因为合同中所使用的文字词句可能有不同的含义,不经解释不能判明其真实意思。对此,商家单方面的理解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被视为“解释”,唯有法院才拥有对合同的最终解释权,而经营者所谓保留最终解释权,是不能算数的。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商家在商品促销广告中所附的“最终解释权”条款,违背了公平原则,违反了合同法的强制性规定,是无效条款。因此,商家的“最终解释权”条款并不能免除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不是想用就能用。(张玉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