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让垃圾分类更有力度、更有温度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21日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回信,对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出殷切期望。希望你们继续发挥志愿者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用心用情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带动更多居民养成分类投放的好习惯,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积极贡献力量。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让每位群众都投身其中、当好主角。要改变群众观念,广泛开展教育引导,让群众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如何区分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要立足“方便大家分、引导大家分”,做实做细垃圾分类各个环节,多一些人性化的举措、精细化的管理,进一步激发大家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的热情,真正使垃圾分类成为每个人的日常行为准则和行动自觉。只有家家参与、人人动手,让每位群众都投身其中、当好主角,才能让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融入日常生活,推动绿色生活方式更加深入人心。
让垃圾分类充满“智慧”。实施垃圾分类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要迈过的一个坎。要把垃圾分类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推进,坚持整体谋划,聚焦关键重点,持续精准发力。抓住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回收利用等关键环节,聚焦城乡社区、公共区域、机关事业单位等重点区域,全链条全方位推进垃圾分类。创新管理模式,采取“科技+管理”,推进垃圾投放点加装智能监控设备、建立可追溯信息化系统等方式对源头分类行为进行监管,做好误时投放点垃圾分类实效日常管理,使垃圾分类充满“智慧”。
让垃圾分类常态长效推进。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全国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启动、成效初显,推进垃圾分类取得积极进展。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要完成既定目标,必须要努力创新方法,完善垃圾分类工作机制,确保取得更大成效。通过健全政策制度、加大资金投入等保障措施,形成垃圾分类常态长效机制。同时用法律法规约束垃圾分类全过程,强化监督将细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以保障垃圾分类常态长效推进。
垃圾分类看似“小事”,实则是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事”。我们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充分发动,久久为功,让垃圾分类更有力度、更有温度。(腾扬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