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工网讯 “我们将发挥科研和技术优势,培育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汇集国内外优质农业科研资源,提供7×24小时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技术指导,让农民随时随地能挂上‘专家号’。”5月21日,在唐山市全国劳模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室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签约仪式上,全国先进工作者,唐山市食品药品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郑百芹向在场的农民代表表态。
当天下午,由梁晓东、李征、巩雪桦等全国劳模领衔的创新工作室和唐山市农科院自愿组织成立的唐山市全国劳模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室联盟在丰润区正式签约成立,成员单位将加强相互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携手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共同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据悉,联盟以唐山市总工会为指导单位,以丰润区总工会、路北区总工会、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工会为支持保障单位。联盟成立后,将聚焦有效推动乡村产业经济发展,全面提升农村产业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助推唐山市农业产业安全、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的工作目标,探索推广“一棚、一场、一池、一储存、一品牌”(即大棚、养猪场、沼气池、农产品加工存储、创建品牌)“五个一”模式,通过推进生姜种植新技术、推广甘薯无毒技术、探索碳基肥土壤改良技术等,筑牢农业产业基础,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联盟将本着联合研发、优势互补等原则,采用联合揭榜挂帅、赛马制的方式承接项目的研发,开展多形式、多渠道、有特色和富有成效的创新创效活动,推动乡村产业经济发展,全面提升农村产业整体质量和竞争力。
“市总工会推动成立全国劳模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室联盟,既是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工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的一项务实行动。”唐山市一级巡视员、市总工会主席张国栋说,截至目前,唐山市已建立全国示范性工作室5家、省级创新工作室111家、市级创新工作室855家,走在了全省前列。此次联盟成立,是职工创新室的“升级版”,实现了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强强联合。今后,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将广泛宣传推广联盟的经验做法,引领和带动全市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成立“跨界”联盟,多点开花、多处发力,优势互补、成果共享,让基层工会、劳模工匠、产业工人多方联动,推动技术创新、示范带动和成果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