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56|回复: 0

浅析“国企党建创新”工作开展

发表于 2011-6-10 09:43: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是由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性质所决定的,国有企业则是公有制制度的盘根基石。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飞跃,经济总量的不断攀升,带动社会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嘈杂之音。诸如社会风气、荣辱观念、道德水准等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潜移默化。然而,在当今国际局势动荡不安之际,中国仍保持着高效地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民族和谐、社会进步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欣欣向荣,不断向前发展,中国之所以稳定与发展,中国人民之所以安居乐业,归根到底,是因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找到并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关于这条道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同志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就以明确指出“八个确立”、“五个不搞”,厘清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根本区别,是坚持中国改革发展正确方向的根本保障。做为其中的重要一项“不搞私有化”进一步确立了国有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发展壮大国有企业,保持国有企业鲜明的爱国、红色特征,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抓好党建创新跟上社会、企业发展进程是其根本保障。

  一、 官清企自明,强化企业领导班子监督是关键

  国有企业,“小”说是一条解决企业员工养家糊口的生活渠道;“大”说则是国家形象体制的微缩写真。国有企业领导层的腐败,往往会误导人们,一叶障目,失去对社会制度的信心。建设一个高效廉明的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是当今国企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古人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是有私心的,共产党人也不例外。更何况当代的共产党人缺少了革命战争年代战火的洗礼,“灾难于道义缺失岁月”的浴火重生,极少一部分人在公与私、权与利、黑与白之间失去了党性原则的天平,从而贪于享乐、生活腐化,“苦其心志”经营自己的独立王国,在金钱、美色、权利的“糖衣炮弹”下纷纷落马,给党的形象抹黑,造成了人民的误解“一孔窥豹只见一斑”,个别企业领导人甚至整个领导班子在失去监督的情况下,腐败大厦越筑越高,贪婪之门越开越大,直至锒铛入狱,方流下悔恨之泪。怨天怨地,抱怨当初欲望生成之时缺失党与人民的监督,究其原因,无外乎两点:一是国企“小圈子”内家长制,遮掩粉饰了事情的真相,职工群众只能看到事情的表面,只知其所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一究其竟;二是现有的国企纪委监察机制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同级党委领导纪委,纪委班子由同一级党委提名,造成了企业内部纪委受同级党委、上一级纪委双重领导,偏听偏信现象时有发生,人民来信、反映问题渠道不畅,不能充分发挥纪委所应具有的监督、监察作用,从而形成行使权力范围失控,缺失有效监督。究其根本解决途径,就是加强监督力量,建设有效监督体制,纪委合并到政府检察机关中去,在普通党员中设置“便衣”检察员,将领导干部列入人民与政府的双重监督之中,使其身在领导岗位,时时刻刻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危机意识,打造权力行使无阴影的阳光执政局面。

  二、 把好用人观,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驱动力

  对于用人问题,是有了人类社会以来就长期存在的。用人观是一柄双刃剑,用得好与坏,将形成两个极端。用人导向关乎党风民意,关系事业发展。

  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明确提出全党同志要“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当代著名企业家蒙牛集团老总牛根生也有一段自己的用人格言“有才有德,提拔重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才无德,坚决不用。”李源潮同志更是根据现今党建工作中遇到的用人问题,将日常生活中的人划分为“老实人”与“老好人”两大类,提出了“莫让老实人流汗又流泪”。就是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擦亮眼睛淘出“老好人”,善于“老实人”, 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驱动力。

  “老实人”,为人忠厚本分,遵法守纪,不事张扬,长期默默奉献在第一线,而领奖台和荣誉榜上却很少看到他的身影和名字,普通得能让别人忘记;老好人,能力平平,但是善于做表面文章,看似忙忙碌碌,但出工不出力,却能博得满堂喝彩和领导欢心。因此用人慎防“老好人”,要做到不能简单地以“人缘”取人,不能简单地以数字取人,不能简单地以得票取人。“老实人”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只顾“干”,尽管素质优秀,工作非常出色,群众也都说好,但往往由于没有引起组织的关注,很多应该得到的却没有得到。尽管“老实人”能正确对待名利得失、不计回报,守清贫、耐寂寞,但时间长了不免让“老实人”感到“有些心凉”。而老好人生来就不是守清贫、耐寂寞的主,成天耳听八方,眼观四向,琢磨领导爱好什么、打听领导需要什么,时时处处想着服务领导,三天两头“密切联系领导”,投机取巧博取领导欢心。尽管工作不怎样,但做的都是锦上添花、领导看得见的事,领导印象“还可以”,经常能被组织“关注”到。这些老好人,从不说一个“不”字,看似和同事关系融洽、群众基础好,实则是没有是非、明哲保身、八面玲珑、不讲原则,本质是不负责任、自私自利,真正遇事光和稀泥、不敢碰硬。

  作为组织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坚持用讲品行、靠得住的人,用讲责任、敢负责的人,用讲实际、肯实干的人,用讲真话、口碑好的人,用讲廉洁、严律己的人。要坚决疏远那些以权谋私、为己干事、干部群众信不过的人,那些不负责任、拉私人关系、投机钻营的人,那些不讲原则、不分是非的老好人,那些不干实事、无所作为混日子的人,让那投机取巧、欺下瞒上,一心想通过歪门从捷径提拔的人看不到希望,在企业中营造关心爱护“老实人”、孤立疏远老好人的浓厚氛围,让“老实人”挑起企业发展振兴之担。

  三、 密切联系群众,筑牢国企坚实的群众基础

  “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更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保障。人心向背关乎大到国家,小至企业的兴衰。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的国有企业只有站在维护职工群众的利益上,才能赢得职工群众的拥护。作为国企开展党建工作就应该围绕执政为民这一原则,加强同基层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国企领导首先应当成为党联系群众的直接纽带,不可以“官”自居,应俯下身子来开展工作,重在树立“公仆”意识,收敛一下“洋气”,多一些“土气”;少一些“霸气”,多一些“和气”;胸襟大度,剔除“小气”。做到常“洗头”,及时剔除头脑中的糟粕,彻底洗干净头脑中那些发霉的念头,使自己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常“洗手”,保证自己的手干干净净,真正做到不该拿的坚决不拿,要有一种“伸手必被捉”的危机感;常“洗脚”,不该去的地方绝对不去,多下基层,深入到职工群众中去,体会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心声;常“洗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是及时改正,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国企党建工作中要教育基层干部,应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多反思,勤总结,时时刻刻拥有一个“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良好心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经常性深入基层、问计基层、体验基层。

  一个人不论官位多高,能耐多大,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要懂得感恩,珍惜现在的工作岗位,要将感恩情结升华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真正用好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力,亮亮堂堂工作,清清白白为政,干干净净做人,切实为民谋利、为民服务。开展国企党建工作要教育党员干部,要保持知足的心态,加强纵向比,减少横向比,看过去、想英烈,多发现生活中较困难的职工群众,关心他们的疾苦,不要在工作中、生活中一遇到挫折,一有加班受累,就斤斤计较,应当知足而后勇、知难而愈进。

  党的群众路线已经证明,基层一线是最好的学校,人民群众是最好的老师。要通过下基层促进作风转变,强化进取意识,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决策水平,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本领,促进综合素质和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国企领导既是国家的工作人员,又是代表国家形象的基层人民公仆,服务于民,造福于民是责任更是义务,是国企工作的出发点,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动力。国企党建工作就是要教育引导企业干部注重“鱼水情”,一切从职工群众利益出发,筑牢国企坚实的群众基础,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把群众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基层和群众遇到的困难,要尽己所能真心相助,只有以心换心,群众才会将心比心,才会得到广大基层职工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张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