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1|回复: 0

别把“上门枪毙”短信只当笑话看

发表于 2023-5-29 15:58:5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别把“上门枪毙”短信只当笑话看

这几天,不少人的手机里收到一条令人捧腹的“枪决通知”——“因您信货诈骗,缺席出庭,已通过‘天网’定位具体位置,现已通知当地执法部门和司法人员(魏军,王琳,郭文祯)携带枪支带队,执行上门强制枪毙,……14点前自行app结清全部欠款可撤销执行。” 就在很多人感觉自己的智商被侮辱的时候,一些反诈人士指出,这极有可能是诈骗分子高效筛选“目标客群”、节省无效工作的手段。(5月28日华商报)

收到这样的诈骗短信,很多人第一感觉是发懵,觉得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一些地方的公安部门也纷纷通过官方微博等渠道发声:“无语”“就这”?然而,有多年反诈经验的人士很快指出,这条看似降智的诈骗短信,极有可能是电信网络诈骗分子故意为之,他们有意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精准筛选自己的作案对象。

仔细想想,这样的分析确有道理。我们之所以觉得这样的诈骗短信可笑,不过是因为我们本身就不是电诈分子作案的目标群体。当大多数人对这样的短信一笑了之的时候,也许仍会有个别人信以为真,而这部分人,正是电信诈骗分子所寻找的重点人群。

有人肯定会问:“这么弱智的骗局,怎么可能会有人上当呢?”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再拙劣的谎言也会有25%的人深信不疑”。对骗子而言,怎么以最低的时间成本筛出这25%的人来,是行骗得手的关键。换言之,绝大多数的骗子都没有想过自己能够欺骗大多数人,而是只要能够骗过少数人,甚至说极少数人就可以了。

更进一步说,电信网络诈骗花样翻新,什么冒充公检法办案、假扮老领导借钱、谎称借贷不用担保不用还,以及更“古早”的富婆重金求子,哪个不是违背常识、侮辱智商?但就是这些低劣的骗局,最后偏偏就是有人上当受骗,而且还不是一两个人。这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对于这种“上门强制枪毙”的诈骗短信,看似很离谱,对大多数人来说也是“伤害性不大”,而对于少数人来说,则是“警示性极高”。

当电诈分子通过这种看似极具侮辱性的诈骗短信来精准筛选受害人时,也就意味着我们在反诈工作上也要更加精准一些。我们在反诈宣传中,要特别关注社会生活中的边缘人群,尤其是那些生活相对封闭,社会交际比较少,对电信网络缺乏必要了解的人,更应该全力为他们构筑起一道保护网。(苑广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