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回复: 0

“刷掌支付”要便利更要安全

发表于 2023-5-30 14:46:3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刷掌支付”要便利更要安全

日前,一家知名互联网企业宣布开通“刷掌支付”功能。该企业在官方公众号发文表示,只要事先按照系统提示录入掌纹、绑定身份信息,今后就能用手掌轻松完成支付操作。据了解,目前北京轨道交通大兴机场线等场所已宣布支持“刷掌支付”,实现把交通卡“放在掌心”。

伸手即“付”,这一宛如科幻电影的黑科技无疑带来巨大想象空间。除了交通出行外,“刷掌支付”预期在办公、校园、健身、零售、餐饮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场景。然而,实现“刷掌支付”的前提在于企业需要采集和使用公众掌纹信息,考虑到每个人的掌纹独一无二,是无法篡改的身份证明,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如果无法保障“刷掌支付”的安全性,再便利的技术也不可避免陷入违法侵权争议,难以获得公众信赖。

“刷掌支付”属于生物识别技术,从介质层面看有不易遗忘、随身携带、不易伪造等特征,同近年来兴起的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技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换句话说,想要确保“刷掌支付”这一新生事物兼顾安全性和便利性,不妨参照既往对类似技术的监管标准,以超前眼光加快完善监管措施。例如,最高法曾发布《关于审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相关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就哪些行为侵害自然人人格权益作出具体解释。当前“刷掌支付”技术刚刚进入应用阶段,如果能够汲取人脸识别等技术的过往治理经验,及时跟进修订监管法规,有望让掌纹信息的使用更加规范,确保该技术在法治轨道稳健发展。

同时,正因为掌纹滥用的负面影响难以轻易消除,与其亡羊补牢,不如加强常态化监管,从源头减少信息滥用现象发生。对获准提供“刷掌支付”服务的企业,要由专业人员严格把关技术可靠性安全性,要求企业第一时间清理各类风险漏洞,规避黑客入侵数据库、内部人员“监守自盗”等现象发生。如果企业无法兑现安全义务,应取消其提供相关服务资质,切实筑牢信息安全防线。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出现,如今有不法分子通过伪造他人人脸、指纹等信息骗过系统识别,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想要顺利推进“刷掌支付”服务,需要执法部门和相关企业直面高科技犯罪带来的复杂挑战,与时俱进提升掌纹信息识别能力,在打击信息数据造假等方面多下功夫,力求让“刷掌支付”只有便利、不留顾虑,让公众安心享受技术发展带来的幸福生活。(梅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