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山东工人报》(2023年06月01日 第A1版)
本报讯 近年来,泰安市泰山区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通过搭建产业链平台、岗位创新创优以及劳模工匠引领带动等办法,注重发挥工会组织的职能作用,持续营造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浓厚氛围,切实将“让每一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落到实处。
搭建平台凝聚一批。该区实行“建会+入会+规范”联动工作机制,搭建产业链服务平台,先后依托宝来利来、大唐宅配、厚丰集团,成立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链、新型建材产业链、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工会联合会;泰安市首个区级外卖行业工会联合会,省国防机械电子行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先后在泰山区落地。目前,泰安市委市政府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的13条产业链中,有5条落户泰山区。
创新创优涌现一批。大力开展 “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创新能手”、“创新型班组”、“职工技术创新竞赛示范企业”评选;发动企业积极参与“安康杯”知识竞赛、“查保促”和班组共建等活动;鼓励企业开展“金蓝领”技能比赛、班组比拼、知识竞赛等活动;指导企业建立健全产业工人培养、考核、使用、激励相统一的工作机制,在关键岗位、关键工序培养使用创新型人才。今年截至5月底,开展以“登高望远 奋力争先”为主题的创新创优劳动竞赛8场次。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18期,培训1665人。开展企业间班组结对共建、技术比武、创新交流会等活动50多场次。
劳模工匠带动一批。规范完善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管理,实施“泰山工匠”培养计划,充分发挥1个省级、6个市级、9个区级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各级工会每年培养选树本地或本行业工匠,培养储备技能工匠型人才1000名以上。
在职教育提升一批。区总工会继续开展一线职工“求学圆梦行动”,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助力更多一线职工提升学历、成长成才,目前已累计为70名职工提供再教育机会,补助助学金21万元。 (陈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