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1|回复: 2

从3∶7到7∶3的启示

发表于 2023-6-1 22:24: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记者手记】
  光明日报记者 吕 慎 陈冠合
  “返乡的和在外的村民比例从以前的3∶7到了现在的7∶3!”贵州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村委会主任、村篮球协会会长岑江龙一句话讲出了“村BA”带来的最大变化:青壮年回村发展的越来越多!
  在乡村振兴中,一个“发展引路人”返乡,就能带回一批人。在台盘村采访时,记者对岑江龙和杨雄这两位30多岁的年轻人印象深刻。他们都曾是村里球队的主力,也都有沿海发达省市的工作经历,更有想干事创业的愿望和能力。岑江龙发扬老一辈的传统,带头把台盘的“村BA”办得火遍全国;杨雄则看准了体育产业在乡村发展的前景,开起篮球餐厅、篮球酒吧,做起“村BA”周边纪念品。这两位一起长大的“发小”,一起外出打工,又一起返乡创业。作为村里年轻人的榜样,两人的选择影响了身边青年,他们也纷纷回到台盘村:赛事运营管理公司办起来了、创业园建起来了、体育小镇也规划出来了。“能人”带动产业,产业又吸引更多人返乡,台盘村的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乡村要振兴,人才振兴是重要方面。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台江县和台盘乡党委政府在实践中考察、识别和锻炼干部,尊重群众意愿,将入党积极分子岑江龙吸纳进村委会班子,对办好“村BA”起到了重要作用。乡村振兴急需的人才就在村民群众中,只要善于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给他们创造机会,为他们营造环境,让他们看到希望,人才就能“冒出来”“干起来”“留下来”。抓住“发展引路人、产业带头人、政策明白人”这些关键少数,乡村人才建设这盘棋就能走通、走活、走赢,就能不断为“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农村是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村BA”这朵盛开在贵州村寨里的“山花”能够大放异彩,充分说明农村需要人才,农村也有人才。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幸福图景,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的“三农”篇章,要加强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吸引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通过各方面努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31日 05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1 22:42:16 | 查看全部
只要善于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给他们创造机会,为他们营造环境,让他们看到希望,人才就能“冒出来”“干起来”“留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2 06:55:31 | 查看全部
为他们点赞哈,很多人都喜欢村B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