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9|回复: 0

让“护士上门服务”更好实现“共享医疗”

发表于 2023-6-4 17:41:2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戴先任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延续护理成了刚性需求。2019年,我国确定北京等六省市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时下,“网约护士”在全国多地试水。线上下单,患者即可享受经验丰富的护士提供的上门服务。(5月31日《经济参考报》)

  “网约护士”打破了传统医疗行业壁垒,打通了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目前优质医疗资源集聚于大医院,民众大病小病都喜欢扎堆大医院,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看病难、看病贵现象由此衍生。“互联网+护理服务”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让医疗资源进行共享,这将让患者省去不少奔走于医院的时间成本、交通成本。

  “互联网+护理服务”改变了医患之间的接触方式,从患者向医疗机构的单方面“输入”,变为患者与医疗机构的双向“流动”,从而能够更好发挥医疗资源的服务作用,此举也有利于行动不便的老人与患者,更有利于缓解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困境,这对患者和医院来说,可谓是“双赢”。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2.8亿,占总人口的19.8%。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有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四千余万,对专业的医疗护理、康复、居家护理服务等呈现庞大而刚性的需求。“互联网+护理服务”不仅能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还能促进医疗保健与养老服务的融合。

  不过,目前“互联网+护理服务”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与庞大的需求相比,医院实际服务的人数并不多。如由于安全风险、酬劳不高等因素影响,参与这项业务的护士并不多。另外,像护士上门的行业服务标准尚未完善、收费标准待统一、风险规避制度缺乏、第三方平台小而散,使用不方便,都影响了“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顺利开展。

  “网约护士”上门服务不能“叫好不叫座”。要让“网约护士”走进“千家万户”,需要破除影响“网约护士”上门服务的种种“门槛”。对此,要完善“互联网+护理服务”行业标准,让“网约护士”能够在上门服务时有所遵循,还要免除护士上门服务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放心上门。只有规避各种存在的现实风险,才能实现老人、患者、医护人员的多方“共赢”,也才能有利于让医疗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善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