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4|回复: 0

政府解“惑”助企业收“获”

发表于 2023-6-5 09:15:0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政府解“惑”助企业收“获”

政府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无时无刻离不开企业;企业自身发展壮大,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帮助。当前,浙江省各地党委政府先后发起“我为企业办实事”等系列干部助企活动,通过搭建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渠道,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然而,助企活动要真正发挥实效,决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落实在文件里,漂浮于表面中,而是要深入企业一线,找准企业发展“困惑点”,多送“雪中炭”、下“及时雨”,千方百计为企业发展谋路径、想办法,为企业注入“强心剂”,做到企业有困必解、有惑必答、有堵必通、有呼必应,帮助企业真解渴、解真渴,以政府服务的“优” 赢得企业群众的“赞”。

要坚持“公心为企”,放下包袱敢于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要深刻领会习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的方针政策,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要放下高高在上的“领导包袱”,坚定“自己人”立场,同企业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服务企业的信念与行动融入到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多体恤企业的困难,多体察企业的急需。要放下清而不亲的“懒政包袱”,充分认识到“政商交往有边界、服务企业无距离”,弄清纪律规矩是什么、服务担当干什么,认真践行“亲”“清”政商关系,防止为了搞所谓的“自保”和企业“背对背”,将企业合理合法的正常诉求拒之门外。

要活用“望闻问切”,找准问题精准服务。企业心中有什么困惑疑虑,政府就应向着什么地方发力,找准穴位、对症下药。一是“走近望”。发现问题的前提是走近问题,领导干部要躬身入企,真正从企业一线、问题现场获得第一手资料,切实在把身子“蹲下去”中获得真问题。二是“倾耳闻”。善于并乐于当听众,是调研方法,要把耳朵“贴”在企业一线多听一些“掏心窝子的话”和“肺腑之言”“弦外之音”,来摸到真问题。三是“深入问”。善问是一门艺术,问得越深入、越具体,问题诊断就越清晰。如果问题提到点子上、问到心坎里,企业就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四是“精准切”。要将企业反映和发现的问题“原材料”进行“深加工”,深入分析,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逐一梳理形成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

要突出“务实高效”,结果导向优质服务。找准企业困惑只是第一步,真正解决困扰企业发展的难题才是目的。助企活动是否开展的好、是否能够被企业点赞,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企业是否有所收获,而收获的关键是看政府能否真正为企业解答疑虑、解开疙瘩、解除包袱。要突出实效。助企服务,政府是解惑的主角,要树立“企业发展困惑就是助企主攻方向”的意识,不搞形式主义,真正拿出紧贴实际的办法,做到马上就办不拖延,有的放矢进行“靶向治疗”,努力拉直企业心中的问号。要体现质效。解决问题不能搞“一刀切”“大锅饭”,要将不同问题分类细化,特别是个性问题,可以一事一议,一企一策,采取针对性措施逐项破题解扣,同时,也要举一反三从面上统筹解决好同类问题。要形成长效。不仅要“救眼下”,更要“谋长远”,要形成助力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养成主动上门服务的助企习惯,不断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为各类企业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法治营商环境。(栗东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