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回复: 0

警惕车辆盲区 成“生命禁区”

发表于 2023-6-6 14:33:5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警惕车辆盲区  成“生命禁区”

车辆盲区有多“盲”?在近期的一次测试中,郑州交警让幼儿园老师坐进一辆SUV警车的驾驶位并戴上眼罩,随后引导75名幼儿园小朋友分别蹲在车辆四周的盲区内。待老师摘掉眼罩后,通过环顾车辆周围和观察后视镜,竟未发现任何一个孩子的身影!

所谓车辆盲区,就是驾驶人位于正常驾驶的位置,其视线被车体所遮挡不能够直接观察到的那部分区域。通常,车辆盲区包括前方盲区、后方盲区、左门盲区、右门盲区等不同位置。以大货车的前方盲区为例,它一般指车头到驾驶室后方约2米长、1.5米宽的范围。正因此,受视觉盲区影响,驾驶员很难发现车辆前方1米以下的儿童或障碍物。

无数过往案例证明了这样一个血淋淋的道理:车辆盲区有可能是“生命禁区”。一旦误入,在车辆启动、转弯的瞬间过程中,周边的行人、非机动车极易被“吞噬”。有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由机动车盲区引发的交通事故多达50万起,而多数受害者是儿童。交通事故猛于虎,为公共安全计,必须加快普及相关常识,以尽可能多的有效举措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需要特别提醒的几点是:其一,车体大小与盲区面积成正比。车辆越宽越高,视觉盲区的范围就越大,因此要远离货车等大型车辆。其二,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和静止状态下均有盲区,且行驶时的盲区更大,所以不要在大车的盲区内抢道。其三,“要命”的视觉盲区可以被有效规避,从而将潜在危险消弭于无形。

跳出车辆盲区的关键在于找准问题源头。具体讲,影响盲区范围的因素主要有车身设计、道路状况、驾驶者的视线高度等,不一而足。从实践层面看,这要求包括司机在内的各主体仔细梳理可能的隐患点,分门别类采取措施进行“扫盲”。如此,才能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做到防患于未然。

于驾驶员而言,一方面要在车辆启动前检查周边情况,做到“左顾右盼”,尤其是要重点关注是否有玩耍的儿童;另一方面要适当调整座椅高度、借助车载电子功能,尽可能做到缩小盲区范围。于行人或非机动车而言,要做到与大型车辆保持适当距离,切忌跟随或并列行驶。更重要的是,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告诉他们远离车辆盲区。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有一种危险叫“你在我面前,我却看不见”,时刻保持对车辆盲区的警惕,才能更好保护自己和他人。(静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